對于很多學會計、商科的同學,無論留美還是回國,四大都是他們的Dream Offer。
四大給求職者的初步印象就是薪資高、平臺好、培訓優、提升快,同時工作強度也非常大。但日后跳槽,這段經驗也是市場上炙手可熱的籌碼,不管到哪里都能談到很好的薪資。
但四大之間又有什么區別呢?今天,就好好盤點一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各有什么優勢。
德勤Deloitte
德勤合伙人我國人所占比例是四大中最高的,主要業務以稅務咨詢居多,占51%,其他以Assurance,TAX,ERS,CorporateFinance等支持,全球百強中30%是其客戶,其員工規模和2017年的收益居四大之首!
德勤本土化程度也比較高,四大中使用英語程度最低的一家,除非必要情況下與老外溝通,否則郵件也是中文的,任何官方資料及培訓材料大多也是中英雙語。
普華永道 PwC
普華永道在四大中是規模最大的一個,根據中注協公布2018年會計師事務所業務收入信息,普華永道業務總收入甩開第二名德勤15.80%,其中鑒證業務收入甩開第二名德勤48.22%,差距十分明顯。
主要業務以Assurance居多,占45%,其次是咨詢和稅務。近40%的上市公司信賴Pwc為其做審計工作,五百強公司中近32%是其客戶。
安永EY
安永是四大里面工作量最少的,工作壓力最小,假期最多。但是這并不影響安永的業績,其客戶有超過80%是世界500強企業。
而且安永比較注重員工感受,為員工創造良好地工作環境和同事關系,幫助員工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與協調。據說安永一般偏好招帥哥美女,估計是四大中顏值最高的事務所了。
EY近幾年發展迅速,2015年在四大中收入增長最快,員工數量位居四大第二,各職能分布較均衡,不偏科。
畢馬威 KPMG
畢馬威在四大中規模最小,畢馬威本土化進程相對緩慢,主要做歐洲市場,是四大在大陸地區規模最小的一家,但客戶質量很高。
校園招聘溫馨。畢馬威的校園招聘過程中給人非常溫馨的感覺,HR態度非常好。校園宣講會期間HR會親切的關懷小朋友有沒有投網申,有沒有申請畢馬威的實習,讓人倍感關懷。
如何進四大?
進四大感覺永遠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他們的招人需求大,但想進四大的人群基數更大,國內要跟龐大的應屆畢業生們競爭,在外國要跟外國人和不斷變化的留學生政策一爭高下。如果給外國四大最看重的人才特質排個順序大概是這樣的:
CPA>四大實習> PPA>其他會計實習> G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