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這個東西,不管是什么樣的題材,都要落實到哲學、心理學、甚至是宗教層面,才會更加有力量,才能撼動別人的心。
否則就要靠讓人一時沖動的熱門、與你我息息相關的瑣碎來吸引旁人了。
前者能成為知名作家,流傳于后世;后者做得不好就是口水王,做好了就能撈金撈銀,雖然名聲可能不太好。
知名作家,咱就不說了,剛剛看到的一個讓人敬佩的作者,蝸居菜市場16年,靠賣貨維持家用的媽媽陳慧,給了我極大的觸動。
作家 陳慧
寫作于她來講并不在于發財,而是將搖搖晃晃的這幅單薄身軀用文字填滿,立于這個世間。
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寫作精神:將自己干癟的靈魂立于天地之間。大氣磅礴,也充滿理想,這不正是文人所期望的“為天地立心”之博大夙愿。
也許正是這樣的精神才支撐,在陳慧雖然已先后出版了兩本高分書籍《渡你的人再久也會來》(豆瓣評分8.6)、《世間的小兒女》(豆瓣評分9.1)后,依然留在小鎮上,依然推著她的小貨車,繼續在她所熟悉的環境中汲取著自己的精神養料。
如若是我,會做出何種選擇?!
精神世界的高度,總能讓人穿透世俗,看向脫離物質之后無邊無際的精神世界。
陳慧的生活是清貧的,甚至在旁人看來有一絲苦澀,但內心的豐富讓這些都轉變為寫作的養料。寫作于一個人講,就是一種極妙的思考方式,是一種讓人羨慕的處事態度。
寫作是與內心對話,是在不斷地探索內心的世界、苦苦思索后落于紙上的點滴感悟,寫作雖留予他人,但更重要的是寫給自己。
陳慧做的很好,是我學習的榜樣,我要努力向她學習。遙望,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