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特黄视频_国产精品久久久av_久久香蕉网_国产精彩视频_中文二区_国产成人一区

二維碼
企資網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資快報 » 服務 » 正文

流量的狂歡:山東拉面哥已降溫,蹭熱度的三千主播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8-26 03:06:10    作者:媒體小英    瀏覽次數:33
導讀

程運付在家門口唱歌。發文人 耿學清/攝發文人 耿學清包括6個“孫悟空”、7個“豬八戒”和2個“唐僧”在內的大隊人馬沖到山東省中南部的楊樹行村時,他們追逐的那個“獵物”,第一反應是


程運付在家門口唱歌。發文人 耿學清/攝

發文人 耿學清

包括6個“孫悟空”、7個“豬八戒”和2個“唐僧”在內的大隊人馬沖到山東省中南部的楊樹行村時,他們追逐的那個“獵物”,第一反應是逃跑。

連門都沒顧上鎖,39歲的費縣農民程運付躲到了縣城的哥哥家里。那是2021年元宵節后第一天。5個月后,他對發文人回憶,“像遭到追殺,扔下家就跑了”。

他的家里涌入了數百名舉著手機的陌生人。他們喊著“老鐵看這里”,展示這個農村家庭沒啥特別的細節:墻上的年畫、相片、孩子的獎狀,以及做飯的案板和菜盆。

高峰時,一天有5萬多人來到這個只有1500多人的村莊。據梁邱鎮政府統計,其中大多數人是慕名而來的外地游客,網絡主播有3000多名。

3月初的一天,程運付103歲的祖母拄著拐棍站在土坡上,看著孫子家的小院前圍著一層又一層人,說自己從來沒見過那么多人。

包括這位百歲老人在內,村民們大開眼界。據一位被派到村里維持秩序的鎮政府干部不完全統計,“《西游記》那伙子,來了6個‘孫悟空’、7個‘豬八戒’、2個‘唐僧’,‘四海龍王’聚齊了。”他還數出了4個“武大郎”、3個“濟公”、1個我國河南籍的“奧巴馬”。

鎮派出所只有4名在職警察,縣公安局從別處調派了交警、特巡警500余人次前去支援。3月,費縣縣委縣政府安排相關人員現場值守,并向楊樹行村派駐了醫生和護士。外來者還耗光了鎮政府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儲存的防疫口罩。

從車牌來看,全國各地只有西藏和港澳臺地區的汽車沒有到過楊樹行村。

費縣公安交警部門數據顯示,每天進出楊樹行村的車流量,由不到100臺次猛增到三四千臺次。車輛堵住了村前的公路。鎮政府緊急組織人力,在村前修了一條300米的小路,讓車流循環起來,隨后實行人車分流,并在村前村后增設了6個臨時免費停車場。

幾戶村民甚至開了收費停車場。一位經營者對發文人說,這里的“景點”只有一個,那就是程運付這個人。

1

程運付對此最直接的感受是恐懼。最初,他選擇閉門不出。有人砸門,或者朝他家院子里扔磚頭。

對這一切的起因,他所知不多。在此之前,他和妻子共用一部手機、一個手機卡和一個微信號。過去17年,他們主要以在農村集市上賣拉面為生。

今年2月23日,一名叫彭佳佳的美食博主,在集市上見到了程運付。她將這個膚色黢黑、頭發蓬亂、比實際年齡顯老很多的拉面攤攤主作為拍攝對象。

在視頻里,彭佳佳稱自己來自安徽,問程運付“安徽省的到你山東來你咋招待”。

程運付順口回答:“不管你是什么地方的,你只要來到我們山東就是一家人。”他還介紹說,自己的一碗面只賣3元,不想漲價,讓“兄弟爺們兒們都能吃得起”。

彭佳佳剪輯發布了兩條短視頻。在短視頻平臺,程運付樸實的回答,他顯老的相貌,還有他攤位上號稱“3元一碗、15年不漲價”的拉面,忽然引起了注意。

程運付記得,過了十來分鐘,彭佳佳在集市上轉了一圈,又回來拍自己。

當時,這名博主處于點擊量飛速上漲的興奮中,程運付記得她聲音有些顫抖。

“現在你這兩個視頻點擊量很高。”彭佳佳說。

程運付不太懂,問是什么意思。彭佳佳解釋,“就是看的人多。”

“這個有什么看頭?”程運付說,“我覺得沒什么看頭。”

兩條先后發出的視頻,在短視頻平臺快手的點擊量分別超過300萬次和400萬次。在抖音上,“臨沂大哥賣3元拉面多年未漲價”登上熱榜第一,短視頻播放量超過兩億。

在網上,程運付被稱為“拉面哥”。

然后,現實世界的看客來了。

2

楊樹行村屬于梁邱鎮馬蹄河村的一個自然村,種植蘋果、桃子、板栗、花生、地瓜等農作物。人多地少,村民農閑時到縣城打工。

一些村民用了很長時間,才弄明白什么是網絡主播。這些人對著手機又哭又笑,又唱又跳。有人來到村里,宣布要“賣身葬父”,還有人躺在擔架或坐在輪椅上,無一例外,他們都在鏡頭前表現自己。

一位村民關注了一個擁有幾十萬粉絲的女主播,發現她今天叫這個人老公、明天叫另一個人老公,過了幾天,抱著村里的孩子對著手機說,這是自己的兒子。

還有一個年輕人跪倒在程運付門口,聲稱要拜師。遭到拒絕后,此人帶著一支樂隊,敲鑼打鼓出現在200多公里外的單縣,要拜山東歌手“大衣哥”朱之文為師。

堵在門口的主播們,期待新的現象級紅人“拉面哥”能出現在自己的鏡頭里。

看到家門口的熱鬧場景,程運付感到不舒坦,他說,“他們吆二喊三的,把人(的)錢哄來了,等人反應過來,我覺得人心里也不舒坦。”

在村里幾位老人眼里,程運付老實巴交,早出晚歸趕集,平時很少見面。

他初中學歷,17歲出去打工,后來在集市上擺小吃攤。2007年,他托親戚找到費縣的拉面館老板李莊儒,學了3個月的拉面手藝。出師后,他開起了拉面攤。近14年,他的拉面價格保持在每碗3元。

程運付說,這期間曾短期漲到過4元一碗,但他又把價格降了下來,“多要一塊錢吧,咱都不好意思”。3元只是素面,配菜有4元一份的肉、1元一份的豆干。

每天早上4點多,程運付和妻子起床,生爐子,搬面,切肉,煮雞蛋,用水桶準備水。早上5點多天沒亮,程運付開著小貨車趕集。生意好的時候,程運付一天要甩20多個面團、600多碗拉面。兒子六七歲起,就會一早被從床上提溜起來去趕集,幫忙“拾個碗、刷刷盤子”。他們的貨車開到報廢,一直沒舍得換新的。

走紅后,他無法再去集市上,改為在家門口擺攤。3月6日起,他每天中午出攤。一中午賣出去的拉面相當于以前一天的量,主顧變成網絡主播和“來看熱鬧的老百姓”。不同的是,做拉面時,他的面前有一道柵欄,架著一排排手機,身后還有主播不斷上臺表演才藝。他正對面的位置是主播們的必爭之地。發文人在這里采訪中的一天,因為爭搶位置,兩名女主播拳打腳踢,一人被打哭后,跑到一邊直播。

他出攤前,依附于他的熱度的主播們,會幫忙洗碗、搬爐子、抬面。他家門口的土坡被叫做“面哥大舞臺”,主播們和程運付在上面鋪了地磚,鋪上紅地毯,上面搭了兩層樓高的遮陽篷。

程運付不是第一次被外人拍攝。他猜測,人們之所以喜歡拍自己,可能是因為自己“甩拉面的動作比較好看”。

大約四五年前,一些攝影愛好者就注意到了程運付。這些人多是城里退休的老年人。

那時,程運付聽說,眼前的一個長焦鏡頭價格“能頂幾千碗拉面”,問他們要干什么。

“攝影!參展!”程運付記得對方回答。

程運付甩拉面時大開大合,雙肩聳動,多年的肌肉記憶使他無須盯著面團,可以一邊跟人聊天一邊甩面,十五六斤重的面團在他的手里抻長甩細,時不時“啪”一聲擊打在案板上。

看到那些攝影作品,他發現自己在鏡頭里,“手里是拉面,身上也是面,人又黑、面又白,就跟老頭一樣”。

“他們是喜歡看我‘太老了’,其實我那時候也就30多歲,顯得滄桑。”他說。

此事對他的影響是,他也成了一名攝影愛好者。

妻子胡立榮記得,買相機這事丈夫提了好幾年,“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地攢錢”。丈夫的一句話讓她記到現在,“他說,‘可以用光留住時間’。”

2017年,他們買了一臺上萬元的單反相機。“疼死了。”程運付提起這件事說。

妻子成為他鏡頭下的主要模特。她解下圍裙,換上裙子,走在綠竹后,或者站在荷花前,等待程運付按下快門。

程運付還拍了許多和自己一樣的普通人:正在擦汗的環衛工,汗水浸透衣背的修路工,停車場外打盹兒的水果攤販,還有外賣小哥匆匆而過的背影。

2021年6月起,一名叫“我的農村夢”的博主開始跟拍程運付,發了30余條視頻。內容包含“3元拉面”“82年滄桑拉面哥”,以及反映他“感恩老婆”等內容。不過,這些視頻都反響一般。

一名主播抱著另一位主播的孩子在直播“拉面哥”。 發文人 耿學清/攝

3

直到2月23日,程運付突然火了,熱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新冠肺炎疫情前,整個臨沂市規模最大的活動是5年前的全市運動會,開幕式有1萬多人。但是,這個數字還趕不上3月份楊樹行村每天的客流量。

當地政府最擔心人員聚集可能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風險。上級單位支援給楊樹行一臺門框式遠紅外測溫儀。測溫儀的數據結合人工統計顯示,3月12日至13日為客流高峰,最多一天有5.2萬余人。3月至4月的日均到村人數,節假日有2萬余人,工作日為1萬余人。

楊樹行村沿馬蹄河兩岸呈魚刺狀分布,沿著這條河,一條3.5米寬的水泥路穿村而過。據一名在現場指揮的警察回憶,擁堵最嚴重的時候,從村里一直到鎮上的路口,堵車路段長達5公里,在物理上已經不具備人員流動的客觀條件,“真的是被人塞死了”。

一位孕婦堵在路上,打了110。聽110轉述“報警人說孩子要憋死了”,警察和護士擠過去,發現虛驚一場。產婦生完孩子想回家,堵在路上,不敢給初生兒吹空調,十分焦慮。家屬表示要投訴交警不作為。警察無奈地說:“你看現在警察都在,交警也在,走不動真的沒辦法,只能現場等著。”

活人還擋住了死者的路。馬蹄河村一位老人去世后出殯,在村干部的疏導下,3里路出殯隊伍走了半個小時。

三四月份正值春耕,也是村民給果樹施肥的時節。馬蹄河村支書李維明說,種地的肥料運不出去、養殖戶的飼料運不進來。許多村民找他想辦法解決,只有一個辦法:等凌晨人群散了以后,再運。

據梁邱鎮政府介紹,半年下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為了修路、建停車場、維持秩序、打掃衛生,馬蹄河村也花了不少錢。

梁邱鎮屬于沂蒙山區超過10萬人的大鎮,貧困人口一度占全縣扶貧人口的30%。對當地來說客流量的提高喜憂參半。

人最多時,鎮里和縣里的賓館生意興隆。很多村民將自家房屋改造成簡易民宿,接待游客,住進了大量無法核對身份的流動人員,公安部門排查后稱“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過去半年里,楊樹行村發生了3起強奸、持刀傷人等刑事案件,均是外來人員作案。

其中一起風波中,一名扮演“豬八戒”的網絡主播,在程運付家門口拉住一名女主播的手摩挲,被女主播的丈夫當場用美工刀劃傷眼部、頸部和肩部,緊急送往醫院搶救。

在一份調研分析報告中,費縣警方總結:由于外來人員人流量大,人員成分復雜,部分自媒體從業者、游客法制觀念淡薄,“面子”意識強烈,思考處理問題簡單,由此引發的各類警情多發高發。因爭攤位、爭停車位、爭直播位置等相鄰關系而引起的糾紛經常發生,并伴有斗毆、傷害等情節,有的甚至出現采用暴力手段砸車、砸攤位等。

村支書李維明強調,村民淳樸、善良,“平時別說打架斗毆,吵架的人都很少。”

半年來,一些村民以“楊樹行某某”等名義開通直播。楊樹行有個老人,以“楊樹行老村長”名義在網上出現,但是李維明發現那人一天也沒當過,后來才明白那叫“人設”。

4

面對這波熱度,很多人從中發現了機會。這其中,費縣當地小有名氣的網絡主播“黃二蛋”捷足先登。他是一名90后年輕人。程運付走紅2天后,就簽了一份“甲乙丙合作協議”。甲方是程運付,乙方是“黃二蛋”,丙方是最早拍攝程運付的博主“我的農村夢”。

“黃二蛋”告訴發文人,他和程運付早就認識,常去“喝拉面”。3人在協議中約定,從2021年2月25日起3年內,三方共同開拓“程運付抖音、快手及所有短視頻平臺賬號”,“本著做大做好原則”分工:程運付負責做拉面、“我的農村夢”負責拍攝、“黃二蛋”負責運營。

協議中規定,程運付對后兩者有一票否決權,所有平臺的利潤分成為:程運付50%,后兩者各占25%。

“所有收益必須匯入甲方指定賬號,由甲方主導資金分配。”“黃二蛋”回憶,這條是程運付提出加上的。

對于這次簽約,程運付受訪時不愿多提。他說,“‘黃二蛋’說給俺打工,但是一分錢沒給俺”,也沒說能掙多少錢。

程運付還說,自己只在協議上寫了姓名和身份證號,其余“都是‘黃二蛋’寫的”。

“黃二蛋”告訴發文人,當時參考其個人賬號的粉絲量和收入,預估第一年程運付月收入能達到20萬到40萬元,收入來自直播打賞、廣告和個人品牌代言等。

“黃二蛋”記得,一家短視頻平臺的工作人員說,他們想利用程運付吸引一批農村用戶。之前某個大網紅是從他們平臺捧紅的,最終被對家簽走,這次一定要拿下“拉面哥”。

4天半之后,“黃二蛋”和“我的農村夢”發現無法登錄程運付的賬號。他們隨后收到程運付要求解約的信息。

這場短暫的合作只發布了3條視頻。“黃二蛋”強調自己已支出3.8萬元——他雇了8個人,幫助程運付維持秩序、開車和打雜。

程運付向鎮政府反映,他“被脅迫”簽約,希望政府出面調解。

“黃二蛋”拿出了簽約時的監控視頻。畫面顯示,談判的三人未發生爭執,程運付的表情輕松、高興。

程運付被兩位合作者起訴。訴訟正在進行之中。

不過,程運付在鏡頭前哭訴自己“被套路”。那份三方合作協議泄露到網上,他的支持者按圖索驥找到“黃二蛋”的賬號。“黃二蛋”的手機號、姓名和住址也遭泄露。有人向他家寄了花圈。 他開直播賣水果時,遇到了惡意下單和惡意退貨。

5

梁邱鎮黨委書記劉金山記得,元宵節后,被網絡主播圍困的程運付躲到哥哥家里那天,自己趕到縣城去找他,看到他蜷在椅子上,兩眼發直瞪著墻角,說話時捂著臉嗚嗚地哭。

“很脆弱,很憔悴,別把人折磨死了。”劉金山當時感覺,這個人“精神快崩潰了”。

他告訴程運付,如此龐大的人流,再加上疫情防控壓力,鎮里難以應付,“隨時可能出大事”。

費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段曉莉也約程運付見面,在村辦公室和他談了一個小時,詢問其真實想法,程告訴她“我想在家門口擺攤拉面”。

程運付說,“我對拉面有感情,我舍不得扔掉。”他表示,依然想“趕大集、賣拉面”。

劉金山給程運付出了三個主意,第一是哪里也別去,在家待著,以靜制動;第二是找個地方出去拉面;第三出去旅游,避開高峰。

程運付選擇了第二條路。

當地黨委、政府分析了幾次網紅現象,包括四川理塘縣的丁真、上海“流浪大師”沈巍等走紅的案例,打算把“拉面哥”對接到當地國營景區,既解決了程運付做拉面、接待游客的場地問題,又能減輕楊樹行村游客過載的壓力,還能帶動旅游業,是“一舉多贏”,“總前提是尊重程運付的個人意愿”。

當時,山東省內多家景區發出邀請,希望“拉面哥”入駐。劉金山首先聯系了當地天蒙山景區。

3月17日深夜,天蒙山景區運營公司一個小組趕到梁邱鎮與程運付商談。

程運付希望能“管吃管住”,并解決孩子轉學問題。

天蒙山方面答應解決吃住,提供一套員工套房供他們住宿,并把景區內一座小院給程運付制作拉面使用,并承諾可以解決程運付夫婦的國企職工身份。

劉金山聯系了縣教育部門和相關學校,溝通解決程運付兒子的轉學問題。

在鎮政府保留的文字材料中,程運付一方陸續提出工資保底收入、公司批假回家探親、夫妻及隨從共8人成為國企員工、景區每月收入如超出歷年平均值要有分成等條件。

后兩個條件,使景區的人感到為難。

程運付解釋,他拉面需要人幫忙。景區答應了這一條,但提出,這些人不一定都去幫忙做拉面,“比如他哥以前開大車的,可以在景區開車運送游客”,按崗位計算工資。

景區收入比例分成,指的是“拉面哥”入駐后,天蒙山景區門票收入如果超過歷年平均值,超出部分應按一定比例分給程運付。這一條,景區沒有答應。他們表示,此項涉及國有資產分配管理,景區沒有權限。

但景區方面補充說,“在抖音、快手等平臺,程運付可以正常開直播,景區不干涉,直播打賞、廣告等收入都可以歸程運付所有。”

程運付一方表示,回去考慮后再答復。

劉金山認為,這個方案對程運付是最優的。

不過,景區運營公司沒有等到回復,再次看到這件事,是在一篇新聞中。程運付把談判內容透露給了媒體,稱劉金山提出兩個方案:第一,到天蒙山拉拉面,每個月薪資3000元;第二,200碗以內的利潤歸天蒙山景區,200碗以外的利潤歸程運付。

之前的商談,在其他媒體傳播中變成“‘拉面哥’被政府多次約談”,以及“政府強制‘拉面哥’到外地景區擺攤”。

對此,程運付告訴發文人,是媒體報道有誤。他解釋說,親戚們只是想去幫幫忙,去賣拉面。

他的姐夫張廷強說,當時沒同意上天蒙山,是因為程運付“一開始流量比較大、人氣比較高,本村村民希望他能建設好新農村,不想讓他走。(程運付)還是想建設自己家鄉”。

程運付走紅后,粉絲們在微信、快手上建群,自稱“面粉”。媒體報道后,“面粉”的矛頭對準梁邱鎮政府。

劉金山有一次到楊樹行村,被現場拍視頻的“面粉”們發現。在一條視頻中,劉金山和程運付握了一下手甩開了他。

這個甩手的動作被解讀為“不尊重”,徹底激怒了“面粉”。

“我當時舉著手機拍視頻,記錄現場人員聚集情況向后方和上級匯報。”劉金山解釋。他的個人信息被“人肉搜索”。有人注冊了“劉金山跪下”賬號,把奸臣秦檜的跪像作為頭像。還有一些人向紀檢部門舉報劉金山,他為此寫了6000多字的情況說明,最終經調查,相關舉報子虛烏有。

“面粉”還遷怒于費縣,把費縣罵為“廢縣”。劉金山注冊了“梁王故里溫和從容”賬號,回應網友質疑。“梁王故里”指梁邱鎮在春秋時期是梁王城所在地。

許多“面粉”涌入直播間罵他,并給劉金山起了一個綽號叫“涼王”,“祝他早日涼涼”。

6

程運付把自己比喻成一塊肉,“誰都想啃一口”。不過,他的反對者形容,程運付是一只“發現了肉骨頭的狗”,拼命捂著護著,不讓別的狗看也怕別的狗叼走。

他記得,2月21日,在他走紅前,有一名網絡主播讓他跟著學句話。“他說京我就說京,他說東我就說東,又說了家什么的……后面他就拼起來,‘京東家電’什么玩意兒。”他聽說,這個主播靠這條廣告賺到了錢。

“太能了。”程運付驚呼,他第一次知道網絡真的能掙到錢。至今,植入他“口播”廣告的視頻仍掛在那位主播的抖音賬號上,點贊超過235萬次。

費縣網信辦工作人員曹振山在楊樹行村值守了兩個多月,據他觀察,“拉面哥”家門口,有從外地過來本身擁有幾十萬上百萬粉絲的主播,也有本地或外地人發現有利可圖投身直播行業沒多久的小主播。

其中一名主播吳海燕,是一名90后,老家在楊樹行村。程運付走紅后,她在外打工的父母看到商機,回村擺攤賣水餃。包餃子的吳海燕因皮膚白皙、面容姣好,被網絡主播們稱為“餃子西施”。她注冊的賬號最初叫“楊樹行的姑娘”,后來改名“餃子妹”。

在當地人看來,吳海燕是唯一一個在這次“拉面哥”事件中走紅的“小網紅”。但是從4月份起,吳海燕收到許多“面粉”的謾罵,給她起綽號“心機餃”,罵她蹭流量。

她的哥哥也收到程運付發來的短信,“告訴你妹妹,直播時間不要提我,后果自負。”

程運付對發文人說:“‘餃子妹’蹭流量蹭得太狠了,炒作太厲害了,老炒作我,我沒有的事都胡說八道的,以前我都不認識她。”

現在,程運付當年的拉面師傅李莊儒也是他的反對者之一。程運付在早期的視頻中曾說“師父人很好,學拉面期間管吃管住不收費”,提到“師父靠賣拉面一年四套房”,后來媒體報道時稱“師父想讓他為自家的雞爪廠代言”。

李莊儒希望程運付發視頻澄清,因為他名下只有一套房,也從未想讓程運付為雞爪廠代言。

一些“面粉”跑到“李莊儒拉面館”,坐下點“3元拉面”,指責他這些年“靠賣貴拉面掙黑心錢買樓”。李莊儒解釋,他們在縣城租房開店,3元成本都不夠。他的拉面最便宜的是6元一碗。

程運付曾向他打電話致歉,表示原意是在夸師父有本事,但遲遲未發視頻解釋。

最終,李莊儒等來一個回應——程運付表示,允許讓師傅的兒子拿著手機到門口直播。

“很簡單,我出名了,他想借熱度。”程運付對發文人這樣解釋。

他與當初“拍火”他的彭佳佳也翻臉了。剛走紅時,他曾稱贊“佳佳是上天派來輔助我的”。

根據程運付的觀察,家門口那些主播,在他不出現的時候,直播間人氣很低,他一出來,立馬人氣上升。“我不想讓這些主播照(我),照了人氣就上來了,就有人給他們刷禮物。”“刷禮物”是主播獲取收益的一種方式。

程運付最初并不相信直播能掙到錢。他看到家附近的停車場停著幾輛寶馬、奔馳,原以為是游客開的,后來聽說這些都是網絡主播的車。

“他們絕對是掙錢的,不然為啥賴著不走?”一名在楊樹行村售賣氣球的年輕人說。他原先在山東泰安開小吃店,生意不太好,聽說“拉面哥”這里直播掙錢,便把店面盤了出去,拿著手機來直播。

他認為自己來晚了,沒趕上流量高峰,沒掙到什么錢。他運氣也差,剛開播一周因拍了違反平臺規定的段子,被封禁一個月。他批發了氣球在村里兜售,想等著賬號解禁,從此投身直播行業,“比做小買賣強”。

對當地來說,“拉面哥”的熱度帶來的挑戰表現在很多方面。“面哥大舞臺”的才藝節目就引起了爭議。

在一些短視頻里,村里的孩子被濃妝女主播抱在懷里當作直播“道具”。一些女主播在不直播程運付時,圍著村里的老人跳他們難以接受的艷舞。

梁邱鎮派出所不斷接到居民投訴噪音擾民的投訴。費縣多個部門接到投訴“低俗表演”的電話。

“太低俗了,扭屁股那個。”程運付剛開始也接受不了臺上的節目。

“兄弟你發現沒,我從來不讓我兒子出現在這里。”他對發文人說。

這是他的底線:絕不讓上初中的兒子在家門口看表演,也絕不讓他出現在直播畫面里。

他曾向政府部門承諾,整頓好門前的表演。在一條短視頻里,他告誡在場的主播:“所有才藝主播,明天開始,全部按節目單。如果不進節目單的,一律不讓上臺,我說到做到,不管誰,你可以留可以走,我不在乎——你是來維護我的,還是來拆我臺的?”

段曉莉曾到現場暗訪,看到一個女主播在跳舞時突然做出不堪入目的舉動,連忙拉過旁邊一個孩子,她怕“臟了孩子的眼”。

縣里部署文旅、網信部門,約談主播、制止相關低俗表演。她兼任費縣教育工委書記,要求全縣中小學校長約束學生不得到這里看演出。

一位參加約談的縣政府部門負責人告訴發文人,主播們對約談并不在意。“低俗表演”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沒有法律作出具體定義。

無論是當地政府還是公安部門,現場主播并不放在眼里。“道理很簡單,舉著手機直播犯法嗎?”一名主播說。

警方到楊樹行村出警,警笛聲引起主播們的不滿,因為短視頻平臺規定,如果識別現場有警笛聲,直播會自動中斷。

一名警察記得,幾個主播圍著警車說,“沒有警情你們拉警笛,投訴你們!”

費縣的政府工作人員曾以個人名義向短視頻平臺舉報,并向平臺方寄送公函。“收效甚微,人家大平臺哪會理我們?”

在他們眼里,平臺才能夠制約主播,作品下架、禁言、停止直播權限、封號這些措施都是職業主播的“生命線”。

在縣網信辦工作的曹振山曾經開通短視頻賬號,同事們給他“打賞”36元,被平臺拿走18元。他說,職業主播的收入和平臺按比例分成,他們才是利益共同體,主播只是平臺的“提線木偶”。

7

半年過去,在卷入一場官司和幾場罵戰后,跟其他網紅一樣,“拉面哥”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降溫。

梁邱鎮政府的數據顯示,3月下旬后,人流量呈現逐漸減少趨勢。4月下旬,外省或粉絲量較大的網紅主播不斷減少,山東省內周邊地市“小網紅”仍呈持續逗留狀態。到6月、7月,客流量極速減少。到8月初,主播僅剩30多位。

“這點人和3月相比,跟沒有差不多。”在村內經營收費停車場的一位老人說,“以前拉游客的大巴車一天都有好幾輛”。

一名留到現在的主播說,主播們有的在6月去直播迷路的云南大象;7月初,安徽蚌埠“徽州宴老板娘遛狗威脅市民”成為熱門,一些主播去直播“徽州宴”;7月下旬,河南發生了洪澇災害,又分流了一批。最近分流的是隔壁莒縣,那里又出現了一個新的網紅。

一條展現“‘拉面哥’門口人太少了”的短視頻下面,點贊最多的一條評論是:“那些說永遠支持二哥的人,現在去了哪里?”有人開玩笑說“去全紅嬋家”了。全紅嬋是東京奧運會跳水冠軍,她奪冠后,老家迎來了大批網絡主播。

吳海燕家的餃子攤租金是隨著楊樹行村的客流量而浮動的。3月26日,他們租用程運付四叔家的地皮擺攤,最初是每天租金200元,五一假期租金漲至260元。進入6月,客流量急劇減少,租金降至每天100元。到7月1日,餃子攤撤了。“一天賣不了幾十塊錢,還要交100租金,干不下去了。”吳海燕說,她的爸媽又出去打工。

她說,原本他們還計劃把餃子攤開成餃子館,不用外出打工了。

雖然熱度下降,程運付“已經適應”了曾讓他寢食難安的網絡圍觀。在主播表演前,他可以對著幾十個直播手機唱完一首歌,也可以在妻子直播時,“不經意”出現在畫面里。河南的水災發生后,他和網絡主播在鏡頭前推著小車運面粉,打著“山東拉面哥支援河南”的標語去了河南參加救災。他帶著主播,在母親節走訪老年人,在兒童節也走訪老年人。村支書李維明對此表示過反感。

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查詢可知,從2月24日至今,“拉面哥”及含有“拉面哥”三字的相關商標已注冊了85個。

程運付也注冊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農副產品公司,申請了“程運付”商標,上面是他抻開拉面大笑的圖像。他還上陣直播帶貨,售賣楊樹行村的水果。賣水果是他走紅后少有的感到“氣順”的事兒。他已擁有數百萬粉絲。他的妻子也用“拉面嫂”的名義開始了直播帶貨生涯。

梁邱鎮查獲的私自制作的“楊樹行村兩委”牌子。受訪者供圖

7月中旬,劉金山聽到消息說,“楊樹行要單獨成立村支部、村委會,獨立對接企業投資”,“兩塊牌子都做好了”。他驚呆了。

主導者是臨沂市莒南縣一個自稱叫張傳偉的人。他對劉金山自稱親戚“在國務院任高官”,并與一位大領導關系密切,想和梁邱鎮對接“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同時提出將“拉面哥”納入村委會規范化管理,“加入黨委政府”,成立“網紅直播基地”。

劉金山回復此人“你嚴重擾亂基層組織建設”,并向上級作了匯報。

村支書李維明曾以本地民風淳樸自豪,但他擔心的是,村民的價值觀遭受劇烈沖擊,“架著手機,拉拉唱唱就能掙錢,誰還下地干活兒呢?”

程運付計劃,等人退了,他再去趕集。他覺得自己以前干活兒累,現在心累。

他記得,家門口一個主播告訴他,“你不可能再回去了”。他認為這句話“點醒了”自己。

在熟悉的集市上,成為“拉面哥”之前,程運付和大多數商販一樣,姓名常常被人忽略。趕集的人以攤位上的貨物招呼他們。那時的生活要簡單得多,有人是“賣菜的”,有人是“賣花椒大料的”,還有人是“賣笤帚的”,而他是“賣拉面的”。

責任編輯:張國

【版權聲明】本文由我國青年報獨立出品,首發在【我國青年報客戶端】及【中青冰點】,著作權歸我國青年報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最新已獲得信息網絡傳播權。

 
(文/媒體小英)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發布者:媒體小英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處理郵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 ? 2016 - 2025 - 企資網 4890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0589號

粵ICP備16078936號

微信

關注
微信

微信二維碼

WAP二維碼

客服

聯系
客服

聯系客服:

在線QQ: 303377504

客服電話: 020-82301567

E_mail郵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眾號: weishitui

客服001 客服002 客服003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09:00 - 18:00

反饋

用戶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 | 伊人久久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 插插插干干干 | 日韩一区不卡 | 久久高清 | 日日夜夜精品免费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演员表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久久久网站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小网站 |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 | 久久久久久久久淑女av国产精品 | 天天干视频 | 龙珠z在线观看 | 9999视频 | 日韩一二三区视频 | 色成人免费网站 | 亚洲激精日韩激精欧美精品 | 日本aaaa | 人操人免费视频 | 91久久久久久| 国产一级网站 | 91网站在线看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97狠狠干| 99热热热热 | 不卡一区 | 在线婷婷| 色综合久久久 |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成人九色|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 四虎成人精品永久免费av九九 | 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毛片一区 | 九九九久久国产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