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23日消息(記者呂紅橋)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國產手機品牌最近密集發布新機,一大看點是各品牌旗艦機型價格基本達到5千元區間。這已經接近蘋果iPhone12最便宜機型價格,“國產手機價格趕超iPhone”的說法因此登上熱搜榜。國產手機加速高端化,原因是什么?能不能獲得消費者認可?
國產手機兩大巨頭Vivo和OPPO最近分別發布各自新款旗艦手機。其中,Vivo旗艦機的Pro+版本起售價達到了4998元,OPPO旗艦機的Pro版本起售價則達到了5499元。另外兩個品牌小米和一加也即將發布旗艦機型,業內預計高配版本起售價也將在5000元上下。這個價格已經接近甚至超過蘋果iPhone12 mini在部分第三方平臺的售價,因此給人一種國產手機價格全面趕超iPhone的感覺。IT科技觀察員梁振鵬說,國產手機價格天花板近年來的確不斷突破,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國產手機的品牌議價能力不斷增加,它們的品牌價值也不斷增加。第二個原因在于上游的核心零部件漲價,因為上游的各種芯片,包括閃存、內存漲價,導致了整個旗艦機型的生產成本增加了。”梁振鵬表示。
其他一些市場人士也都認為,半導體元器件價格上漲是國產手機價格水漲船高的主要原因。而實際上,這些國產手機品牌上一代旗艦機基本上已經是這個價格。群智咨詢副總經理兼首席分析師陳軍分析,廠商推出高價手機主要還是為了搶占高端市場。
陳軍表示:“3000元以上的產品,越往上產品的毛利空間是非常大的,是越賺錢的。在高端市場,他們在4000檔的價位或者5000檔價位發布產品,第一考慮的要素不是成本的問題,第一考慮的問題還是希望搶到更多的市場。”
陳軍說,在5000元以上的高端手機市場,以往是華為、蘋果、三星這三家競爭,后來三星漸漸淡出中國市場,在華為供應鏈遭遇問題后,高端市場更是只剩下了蘋果一家,因此國產手機品牌紛紛涌入,想要填補這個市場。
那么,這些手機品牌的高端化能否獲得消費者認可?或者說,這些品牌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梁振鵬認為,國產手機品牌短時間內還很難像蘋果那樣可以自主研發芯片,但這些品牌在用戶界面、拍照、充電等方面仍然有自身的競爭優勢。
梁振鵬說:“因為很多消費者在實際的手機體驗過程中,是比較看重快速充電、用戶界面,包括拍照性能這些實用功能的。所以這些賣點在市場上仍然有一定的消費者給予比較高的重視,這個也是國產手機擅長的地方。”
所謂“一分錢一分貨”,市場人士預計,經過一段時間,銷量數據就能證明國產手機是不是真值這個價。陳軍則透露,一些國產手機高端機型的出貨量最近一年有大幅增長,這也說明消費者比較認可。
陳軍表示:“因為消費的能力還是有的,消費者在高端市場不可能只選蘋果,它一定是一個多樣化的市場。之前可能還有華為,甚至還有3家可以選,那么現在在只有蘋果的狀況下,其實消費群體還是在那個地方,所以一定還有其他品牌生存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