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周期股成為滬深兩市的天下。
今日,磷化工指數暴漲9.2%,成為全市場漲幅王。其中,川金諾大漲14%,司爾特、川發龍蟒、芭田股份、云圖控股、興發集團、云天化、川恒股份紛紛漲停。
(磷化工個股漲幅統計,來源:Wind)
值得注意的是,磷化工指數從年初至今,已經大漲超過180%。其中,云天化大漲465%,川恒股份、興發集團、新安股份均大漲超過300%。
不開張則已,一開張吃三年。那么問題來了,漲幅已經非常可觀的磷化工,為何在今日又迎來集體漲停潮?
1
深水炸彈
消息面上,云南省發改委丟了一顆重磅消息。
針對工業硅行業,確保企業9-12月月均產量不高于8月產量的10%。要知道,云南區域工業硅產能占比達到22.4%,此次限產進一步加劇了工業硅的供需平衡,讓行業景氣度高企。而合盛硅業是該細分領域最大龍頭,具備73萬噸工業硅產能,集中在新疆。其次是新安股份,具備10萬噸工業硅產能。
消息一出,合盛硅業從大跌近9%直線拉升至漲停,尾盤有所回落,但仍然大漲5%。新安股份也從大跌6%拉升至漲停,收漲8%。
(合盛硅業股價走勢圖,來源:Wind)
針對黃磷行業,確保2021年9-12月生產線月均產量不超過2021年8月份產量的10%。
云南黃磷產能銳減90%,對行業究竟意味著什么?
黃磷處于磷化工產業鏈中游,上游原材料包括焦炭、磷礦石、硅石等。下游為熱法磷酸、三氯化磷、五硫化二磷、赤磷,終端產品包括食品添加劑、洗滌劑、防腐劑、農藥等等。
由于制造黃磷需要耗費大量電能,大致是1噸需要1.4萬度電,受益于西南相對低廉的豐水期電價,所以6-8月是黃磷的生產旺季。
中國是全球黃磷的出口大國,基本沒有進口。國內供給端,主要集中在云貴川鄂。其中,云南是中國黃磷最大的產能省份,占比高達50%以上。所以,云南這次大規模限產90%,相當于銳減全國產能的45%,影響非常之大。
具體到企業產能分布,前5分別為云南南磷、江陰澄星、興發化工、攀枝花天藝、云南江磷,分別占比16%、12%、10%、8%、7%,合計占比高達53%。
(來源:卓創資訊)
這一波限產,已經上市的興發、澄星收益最為明顯,產能分別為16萬噸、15萬噸。這亦是兩家公司今日雙雙封住漲停板的重要邏輯。
2
解剖全產業鏈
這里,我們來看一看磷化工全產業鏈。
最上游是磷礦石,中游是濕法磷酸、黃磷、磷礦粉,下游是磷酸一銨(復合肥)、磷酸二銨、赤磷(火柴)、熱法磷酸(洗滌劑、防腐劑、水處理劑)、三氯化磷(草甘膦)、五氧化二磷(草甘膦)。
(磷化工全產業鏈,來源:機構)
而下游主要磷化工產品持續走高,包括磷酸一銨、磷酸二銨、草甘膦。
(磷化工品價格指數趨勢,來源:中信證券)
為什么磷化工產品價格會持續走高呢?這需要我們從供需兩端進行剖析。
1、供給端
最上游的磷礦石屬于不可再生資源,稀缺性特點較為明顯。
根據美國地質局統計,全球磷礦資源探明儲量超過3000億噸,基礎儲量達到700億噸。其中摩洛哥和西撒哈拉儲量達到500億噸,占到全球基礎儲量的70%左右,處于絕對領先對位。中國磷礦資源排名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儲量超過30億噸,占比達到5%,其他資源主要集中在非洲,中東和美洲。
(全球磷礦資源分布(基礎儲量),來源:銳觀咨詢)
過去,中國是全球第一大磷礦石生產國,貢獻世界超一半的產量。分布省份主要集中在云貴川鄂,基礎儲量占到全國的85%以上。另外,中國磷礦中60%以上采用地下開采,70%為中低品位的膠磷礦,開采和選礦難度大、成本高。
(中國磷礦資源分布(基礎儲量),來源:銳觀咨詢)
但后來,中國意識到磷礦石資源的重要性,于2016年首次將磷列為戰略性非金屬礦產,于2019年實施磷礦石出口配額,實施出口許可證管理。
(相關磷礦的政策整理,來源:機構)
一系列政策引導下,中國磷礦石產量自從2017年開始逐年下滑。到2020年,國內總產量僅8196萬噸,較2016年高峰下滑近40%。
(中國磷礦石產量走勢,來源:申萬宏源)
除了出口配額等政策外,在碳中和大背景下(環保限產),磷礦石行業限產減產成為大勢,而新的磷礦開采審批也逐漸趨于嚴格,磷礦石供給端還在不斷收縮。
2、需求端
磷礦石下游消費領域有磷肥、黃磷、磷酸鹽、其他磷化物,分別占比71%、7%、6%、16%。可見,磷肥是磷礦石最大的終端需求。
磷肥的營養成分——磷元素是農作物生長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去年開始,全球糧食價格持續猛漲。8月糧食價格指數平均為127.4點,環比7月再漲3.1%,相較于2020年同期大增32.9%,價格指數重回10年新高。
全球糧食價格大漲,隨之而來的是種植意愿的提升,這意味著對磷肥的需求有所上升。
此外,全球新能源汽車爆發,這就造成鋰電池產業的極大繁榮,而鋰電池中52%是磷酸鐵鋰電池。
今年8月,磷酸鐵鋰電池產量同比增長268.2%,2021年出貨量同比增長有望超200%。這進一步造成磷資源的短缺。
不過,磷酸鐵鋰的壁壘并不高,基本之前做磷肥的轉型也比較容易,像云天化、芭田股份,這些最主要的估值差異,就是在于成本,以外購原料使用零價鐵工藝的磷酸鐵公司為例,磷酸占比原料成本82.5%,有礦的和純加工成本差可以達到3300元/噸。
這是妥妥的有礦為王啊!
(中國磷礦企業梳理,來源:機構)
3
尾聲
近期,不僅是磷化工,還有鋰礦、鈾礦,以及鋁價、煤價等資源周期板塊均迎來了持續暴漲。其中,一定會有供需失衡導致價格持續走高進而業績向好的基本面邏輯,但也一定有資金扎堆周期行業,瘋狂投機的炒作成分。
市場情緒不可預知,磷化工行情還要走多久也不好預測。當然,對于已經有籌碼的投資者而言,自然可以選擇繼續享受股價持續爆發的快感,但對于沒有頭寸的投資者,很是煎熬,因為一旦追高面臨巨大的回撤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