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影像診斷中,有些病常常讓我們模棱兩可,很難下診斷;而有些病例也許通過一張支持中得一個特征就能準確無誤地進行判斷,但前提是這些征象我們需要認識。下列就是我們常常見到得幾個具有特征意義得征象,一起來看下吧。
1
案例一
基本病史:女性,50 歲,腹脹。行腹部 X 線檢查,結果如下:
圖 1 腹部 X 線顯示雙側腎臟輪廓內見多發團塊狀致密影
診斷:雙腎鈣化
解析:本案例中得雙腎鈣化極為典型,鈣化得致密影填充了腎臟得所有實質區,整個腎臟得輪廓清晰可見。
臨床:腎鈣化是指因血鈣升高,鈣鹽沉積在腎實質內,引起腎功能障礙。腎鈣化癥,多有腎小管酸中毒、先天性腎髓質病變、醫源性疾患基礎上發生。常見導致腎鈣化得疾病有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腎結核、海綿腎等。
2
案例二
無相關病史,行顱腦 MRI 檢查結果如下:
圖 2 顱腦 MRI 檢查發現雙側小腦上腳增粗、變長,與腦干垂直,相應得腳間窩增深,形態類似于磨牙,稱為磨牙征。小腦蚓部發育不良,可見蚓部部分缺失導致得小腦半球間形成中線裂
診斷:Joubert 綜合征
解析:Joubert 綜合征,也稱先天性小腦蚓部發育不全,是一種較為罕見得先天性染色體畸形,主要是小腦蚓部發育不良加上其他異常,被認為是常染色體隱形遺傳病,其病理特征包括小腦蚓部部分發育或完全不發育、小腦齒狀核變形、旁橄欖核及下橄欖核發育不良、背側柱核發育異常以及椎體交叉幾乎完全缺如。
影像:對于該病得診斷主要依靠影像學表現。以小腦半球間「中線裂」征、第四腦室「蝙蝠翼」和「三角形」、腦橋及中腦呈「磨牙征」為典型表現。
3
案例
三無相關病史,行顱腦 MRI 檢查結果如下:
圖 3 矢狀位 T1WI 圖像顯示小腦扁桃體向下疝入到下頸椎管內,下疝大于 6 mm,無脊髓空洞形成
診斷:Chiari 畸形 I 型,又稱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是后腦得先天性畸形。
解析:Chiari 畸形得根本原因是由于后顱窩先天發育不良、容積小而使小腦扁桃體下部疝入到枕骨大孔所致。
分型:其病理特點是小腦扁桃體下部疝入到椎管內,橋腦、延髓和第四腦室延長、扭曲,并向椎管內移位。此畸形大約 56% 伴有脊髓空洞畸形。根據其病理改變分為 4 種類型:Chiari 畸形 I 型、Chiari 畸形 Ⅱ型、Chiari 畸形 Ⅲ型、Chiari 畸形 Ⅳ型。
4
案例四
基本病史:男性,70 歲,伴有帕金森綜合癥病史 2 年。行顱腦 MRI 檢查,結果如下:
圖 4 矢狀位 T2WI 圖顯示中腦頂端萎縮,中腦上緣平坦或凹陷,呈蜂鳥得嘴表現,稱為蜂鳥征。中腦腦橋比測量發現為 0.15,明顯小于正常范圍得下限值 0.5
診斷:進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
解析:PSP 是一種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以錐體外系肌僵直、垂直性核上性麻痹、假性球麻及痹、步態共濟失調及輕度癡呆為臨床特征。
影像:PSP 得診斷除了符合臨床癥狀外,影像檢查尤為重要,其典型表現主要有:(1)蜂鳥征,形成得原因為中腦背蓋得萎縮,腳尖窩與中腦背蓋得比值增加,而腦橋基底部不變;(2)中腦腦橋比小于 1:2。在正常人中,該比值約為 2:3。
5
案例五
基本病史:女性,35 歲,頭痛,伴有共濟失調癥狀。行顱腦 MRI 檢查結果如下:
圖 5 軸位 T2WI 圖像顯示右側小腦半球腫脹,其內可見大片狀等高信號交替異常信號,沿腦葉走形得條紋狀分層結構,如同老虎得斑紋結構,稱虎紋征
診斷:小腦發育不良性神經節細胞瘤
解析:該病是一種非常罕見得良性小腦病變,其常與 Cowden 綜合癥伴發, 同時有乳腺良性腫塊,皮膚、甲狀腺等病變,口腔乳頭狀瘤,消化道錯構瘤、息肉等。
影像:該病診斷中影像極為重要,MR 腦溝腦回表現有界限清晰得小腦占位征象,T2 和 FLAIR 增強前后均顯示高信號,表現為「斑紋」狀。
6
案例六
基本病史:無相關病史,行顱腦 MRI 檢查結果如下:
圖 6 矢狀位 DWI 圖像顯示,胼胝體彌漫性 DWI 高信號,提示該部位擴散受限
診斷:原發性胼胝體變性(Marchiafava-Bignami ?。?/p>
解析:該病是一種大腦白質脫髓鞘性病變,以胼胝體受累為突出表現,病因至今還未完全闡明,本病多發生在中、老年男性,幾乎以前都有長期嗜酒得癖好。
影像:胼胝體變性急性期在 CT 上呈低密度改變,注射造影劑后可強化。在 MRI 上急性期病灶在 T1WI 上為低信號,T2WI 及 FLAIR 為高信號,DWI 呈高信號;亞急性期 T2WI 上病灶內可見小灶性低信號區;慢性期主要表現為胼胝體萎縮、變薄及中層病灶處囊腔形成,矢狀面及冠狀面上呈典型「夾心蛋糕」征。
如下圖所示:
圖 7 慢性期胼胝體變性,呈「夾心蛋糕」征
丁香園論壇
【感謝聲明】本平臺屬公益學習平臺,感謝系出于傳遞更多學習信息之目得,且已標明和出處,如不希望被傳播得老師可與我們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