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戚云雷 實習生 袁本騰
5月1日起,《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正式施行,濟南得垃圾分類將真正進入“有法可依”得時代。根據《條例》,單位和個人未在指定得地點分類投放生活垃圾得,由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以及逾期不改正要進行相應處罰。濟南各居民小區得垃圾分類是否落到實處?居民在垃圾分類過程中有什么問題?感謝進行了實地探訪。
小區內垃圾桶實現了分類
但居民分類習慣尚未養成
1日下午,感謝來到友誼苑小區。剛進入小區大門,就可以看到主干道旁掛著紅色條幅,上面寫著“《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2021年5月1日正式實施”,提醒居民垃圾分類已正式開始。
再往前走,就可以看到一處垃圾分類收集點。收集點共放著四個垃圾桶,分別用來裝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如果不知道自己要投放得屬于何種垃圾,可以參考垃圾桶上方對應得溫馨提示宣傳畫,上面會標注常見得垃圾屬于哪一種垃圾。
雖然垃圾分類收集點根據垃圾種類得不同放置了四個不同得垃圾桶,但居民們并未嚴格按照桶上得提示投放垃圾。感謝看到,“可回收物”垃圾桶里有多個裝滿垃圾得垃圾袋,居民并未將垃圾分門別類,而是一股腦地裝進垃圾袋里扔進了垃圾桶里。而大蔥葉作為菜梗菜葉,本應該被投放到“廚余垃圾”垃圾桶中,卻被居民扔進了“其他垃圾”垃圾桶內。
“對于普通市民來說,垃圾分類確實帶來很多不便,因為平時把所有垃圾裝進一個袋里就行,分類后要是各種垃圾都有,得分成四個袋子扔,很麻煩。”一位業主告訴感謝,雖然垃圾分類已經開始實施了,但居民并沒有按照標準投放,因為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分類。
“我就直接扔到垃圾桶里,我看他們收垃圾得也是把箱子倒進一個車里。”家住清河北魏家莊社區得王先生說。
感謝采訪社區多位居民了解到,多數居民對于“垃圾分類”得定義不是很明確,再加上社區得垃圾箱還是老式得綠色罐體箱,也沒有明確得分類標識。在很多人得意識里,垃圾就是直接將其丟扔進垃圾箱。
有專人值守情況略好
單純宣傳效果較小
豐匯小區得垃圾分類按照標準執行,樓下原有得垃圾箱設計頗有用心,小區居民得垃圾分類自覺性值得學習。“早晨好像是見到過有穿制服得人來過。”小區居民對感謝說。
豐匯小區是封閉式小區,門口皆有專門得保安值守。感謝在該小區看到主干道上有四類明顯得垃圾箱放在特定得位置,并設有專門得小亭。小區樓下得垃圾箱設計與周圍綠植相襯,垃圾箱得美化工作讓人眼前一亮。
感謝探訪期間,一名身著白色短袖得青年向著垃圾桶方向走去,站在垃圾桶前打量了一眼便將玩具上得紙殼向可回收物垃圾桶口塞去。
魏家莊社區得住房都是以平房為主,社區里得杜先生說:“我都是看哪個沒有滿就往哪里扔。”居民對于扔垃圾得習慣大多像杜先生講得,隨手一丟。之前社區里有宣傳過垃圾分類得活動,根據目前得情況,并沒有起到一定得作用。
垃圾分類配套欠完善
實現真正分類還要多久?
東倉小區、長盛南區是濟南老式得開放型小區,小區內主干道沿街得垃圾桶主要以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兩種垃圾桶為主。仁智街北段西側得垃圾箱較多,且位于健身鍛煉公園下口。小區內得一名居民對感謝說,一直以來都是這個樣子,車來了統一裝車,有得時候垃圾多了,走路都得離得很遠。
友誼苑小區垃圾分類收集點設置有社區垃圾信息公示欄,公示欄分為督導員信息一欄和收運信息一欄,收運信息中包括收運責任人得姓名、電話以及監督投訴電話,讓居民有反映問題得渠道。不過,該公示欄中并未填寫任何內容,因此居民并不清楚該垃圾分類收集點得督導員是誰。
感謝探訪友誼苑其他樓棟還發現,小區里設置得垃圾分類收集點并不完善,沿著主干道只看到兩處帶有四個垃圾桶和遮雨棚得收集點,其余大部分垃圾收集點只有“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兩個垃圾桶。在一棟居民樓下,由于只有兩個垃圾桶,一名提著垃圾袋得居民下樓后,直接將垃圾扔進了“可回收物”垃圾桶里。
“希望政府能做好垃圾分類得宣傳,讓大家知道什么垃圾該該扔進什么桶里。”友誼苑小區一名業主表示,雖然現在看來分類投放垃圾很麻煩,但麻煩只是暫時得,只要大家養成習慣,后面自然而然就好了。而且從長遠看,垃圾分類有助于資源回收再利用,是利國利民得好事。
找感謝、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APP或搜索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感謝在線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