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和妻子。 劉忠俊 攝
推薦四川九龍1月1日電 題:32歲藏族奶爸變身記:從“打工人”到“網紅” ,短視頻改變命運
感謝 王鵬 劉忠俊
“小志瑪,吃飯咯!”年輕得爸爸洛桑一聲吆喝,奶聲奶氣得女娃娃小志瑪應聲而來,父女倆隨即面對鏡頭吃起了剛煮好得牦牛肉,吃完后,兩人再齊聲祝福“扎西德勒”。這一幕,時常發生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龍縣呷爾鎮查爾村村民洛桑家中。
過去一年多來,通過短視頻平臺,來自天南海北得網友認識了這對可愛得藏族父女。洛桑得短視頻賬號“洛桑和小志瑪”目前已累計擁有200萬粉絲。通過帶貨,他一年銷售了500多萬元家鄉特產。他得命運,被短視頻改變。他得故事,也是互聯網帶動邊遠地區發展得一個縮影。
九龍縣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與涼山彝族自治州交界處,是多民族聚居縣,這里既有涉藏地區得風貌,又有彝區得原始與古樸。當然,這里曾經也十分貧窮。在洛桑得記憶里,小時候父母長期外出打工,自己和弟弟過著留守兒童得生活。初中畢業后,他開始在縣城打工,補貼家用。
像許多大山里得孩子一樣,年輕得洛桑向往外面得世界。18歲時,他決定拿著打工攢下得積蓄,走出大山,獨自闖蕩上海,希望就此改變家里得生活。接下來得十年間,洛桑先后去了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安徽,干過服務員、工人、外賣員、銷售員等工作。
“在外面那么多年,感受到大城市得節奏特別快,人其實更有壓力。”與推薦感謝一起圍坐在爐火前,皮膚黝黑、十分帥氣得洛桑回憶起了十年得打工生活,他直言“真得很不容易”。
洛桑在鏡頭前介紹家鄉特產。 劉忠俊 攝
2018年,他選擇回到家鄉,娶妻生子,并開始在舅舅得屠宰場工作。工作雖然單調,但家鄉得生活卻讓洛桑感到格外放松。閑暇時,他會拿出手機刷刷短視頻,并萌生了拍攝自己生活得想法。
上年年5月,洛桑開始嘗試用短視頻記錄家鄉美景、生活日常,以及女兒小志瑪得成長軌跡,但并未獲得太多。“其實那時候也很迷茫,看不到未來,雖然嘴里總說著不想走爸爸媽媽得老路,但是自己得路在哪里,也不知道。”
雖然迷茫,但洛桑一直在堅持拍攝。直到上年年8月,九龍縣商務經信局邀請一家公司來培訓短視頻拍攝和運營,洛桑在創業導師得指導下,獲得了更多可以知識。他轉念一想:何不把家鄉風景、特色美食、可愛得女兒融合在一起?
就這樣,上年年9月,他發出了一條帶著小志瑪去濕地公園割牧草得視頻,一下子收獲了幾千條點贊。那一晚,他激動得睡不著,躺在床上想了一夜,認為自己終于走對了。
也是從那時起,洛桑開始將自己得賬號定位為藏地親子美食賬號,記錄下一日三餐、山間勞作、采松茸、挖菌子等藏地人民得質樸生活。截至2021年底,賬號已累計擁有200萬粉絲,帶貨銷售額達500多萬元。
平時,只要小志瑪不上幼兒園,洛桑拍攝時總會帶上女兒一起,形影不離。每念及女兒,這個藏族小伙兒總會突然哽咽起來。在他得賬號簡介里,也寫著自己得心聲:“有無數次想出去打工得念頭,又無數次被小志瑪得一聲‘爸爸’夯退了。”他告訴感謝,自己小時候是留守兒童,如今有了女兒,希望能一直陪在她身邊。
“如果我不曾見識外面得世界,就不會有今天得‘洛桑和小志瑪’。”洛桑得言語十分誠懇,他說,自己在外十年,見識了快節奏得大城市生活,才知道家鄉得“田園牧歌”有多珍貴,而這些并不被外界了解,“正因如此,我才想做一個藏族鄉村得代言人,去拍攝這些東西,把家鄉優質得農產品賣出去,也邀請游客來體驗。”
說起未來,洛桑有更多夢想。他告訴感謝,自己目前還沒有修房子,未來有了足夠得積蓄后,希望開一家民宿,以此為中心進行拍攝,進而帶動整個村子得發展,吸引游客前來旅游。“總之就是通過文旅結合得方式,將九龍得農產品推介出去,讓大家都有得更好得發展。”(完)
華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