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張哲瀚因到日本乃木神社參加朋友婚禮引國民憤怒。與此同時,網友還指出他此前前往日本旅游時,在靖國神社附近拍照留念,微博中發布的圖片中有旭日旗的圖案。隨后,張哲瀚發布道歉聲明,表態自己會反思學習,但網友并不領情,并且其代言的品牌均宣布終止合作。在國民愛國熱情高漲的當下,怎會有如此逆流而行的“無知之人”?“無知”豈能成為愛國意識淺薄的借口?
旭日旗一般被認為是日本軍國主義的象征;乃木神社供奉的乃木希典是對外侵略擴張政策的忠實推行者,在甲午戰爭和侵略臺灣的戰爭中罪惡斑斑;靖國神社供奉著日本對外侵略戰爭負有直接責任的二戰甲級戰犯。這些標志和所謂的“神社”都是日本不正視其侵略歷史,更不反思歷史、倡導和平的舉措。作為生活在曾經被日本軍國主義無情踐踏生命的我國國土上的兒女,這些應是不堪入目、應被口誅筆伐的象征。
此前,網紅“機智的黨妹”也因類似原因成為網友譴責的對象。她在莊重嚴肅且極有歷史深刻意義的旅順博物館門口,穿著源自日本從歐洲宮廷裙引入的洛麗塔服裝跳舞。事后她致歉稱:“在選景時忽略了旅順博物館在藝術文化和歷史方面的深厚含義”。無獨有偶,此次事件中張哲瀚在道歉中也提到了“無知”“不謹慎”“不當”以解釋自己的行為。
但是,這樣的致歉意義何在?是作為演員、網紅等公眾人物對粉絲和網友的回應;是后知后覺、恍然大悟為此前的行為產生愧疚和反思;還是真正意識到自己作為我國人歷史底蘊淺薄需要改進學習,最基本的愛國情懷缺失需要增強?
我們生于中華大地,不能遺忘受日欺辱的歷史,更不能擅自替先輩原諒日本。我們接受著愛國主義教育,受到熱愛和平等思想的熏陶,但我們不應輕易忘記歷史。在和平年代,我們持有開放的格局,對外國文化取精去糟地學習,也以包容的姿態去接納更多正視歷史、倡導和平的思想正確者。但對靖國神社等必須堅決抵制,對戰爭博物館必須心懷敬意,這也是毋庸置疑的。
到別人的國家旅游拍照無可厚非,但在敏感地方更應謹慎行事。我國人的身份應是無需提醒的,我國的歷史必是必須永遠銘記的。張哲瀚的種種行為反映出他對自己祖國曾經所遭受的苦難不放在心上,讓曾經滾燙的革命熱血凄涼。無知而不學是愚昧,我國人對本國歷史的不重視應受譴責。希望張哲瀚等人致歉后能真正反省,畢竟愛國是義務是責任,錯誤的行為不能簡單用“不知者無罪”去開脫。
文/羅婕 (廣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