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學習者來說,有一個永恒的矛盾: "想學的東西永遠很多,時間永遠不夠"。
怎么辦?
這就要求我們用更科學,更有質量的方法來提高學習效率。
下面分享5個親測好用的學習方法。
ps: 很多方法來自于《如何閱讀一本書》以及脫不花老師的課程。
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這本書,也可以看我以前對這本的書評。
1.問題前置
對于我們想學習的內容,我們一定有很多問題,有很多好奇的地方。
我們可以先大概地了解一下需要學習哪些內容?
我們希望從這里了解什么?
在學習之前,我們可能要做哪些準備?
在學習之前,先問自己幾個問題,然后在學習中去找答案。
這其實就是自己給自己布置的任務,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就會不自覺地開始思考。
只要開始思考,開始專注,學習的效率自然就會更高。
2.兩輪筆記法
記筆記大家都會。
但是大部分情況都是,記完筆記之后就放到抽屜里去了,等到要用的時候,再翻出來已經不記得自己當初寫了什么。
正確的記筆記方式,應該是兩輪甚至三輪的筆記。
在學習的過程中,先記下關鍵信息,知識點,然后在知識點旁邊寫下自己的想法,意見。
然后第二天,再根據這些關鍵詞,知識點,想法,把之前的學習內容串聯起來。
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做成思維導圖。
3.多環境輸入法
同一個內容,不同的輸入方式,不同的環境,都會對學習產生不同的影響。
比如我經常會在上下班路上用倍速聽音頻內容,如果覺得內容感興趣,有知識點。
那么晚上,會再看一遍文字版,然后把知識點,素材收集起來。
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一邊聽音頻,一邊對照文字稿看。
同一個內容,從音頻到文字,相當于一個信息同時輸入了兩次,而且是不同環境的刺激,印象會更深。
4.關聯記憶
抽象的東西是不容易記憶的,知識也是一樣。
如何把抽象的知識刻到腦子里?
一種方法是自己腦中已經有知識體系了,新的知識可以跟已有的知識體系進行關聯。
比如前文提到的問題前置,其實就是《如何閱讀一本書》中的檢視閱讀。這樣就可以把新舊的知識結合起來,還順帶回顧了舊的知識點。
另一種是將知識跟我們熟悉的事物關聯起來。
比如解釋什么是內卷?
定義很難記,那就把內卷跟具體的例子關聯起來,電影院站起來看電影的例子,就可以很好地解釋內卷。
5.主題學習
很多人有疑惑,為什么看書很容易就忘了?
那是因為我們沒有知識體系,學到的知識都是零散的,沒有關聯,所以很快就忘了。
而主題學習就是最好的構建知識體系的方法,也是目的性非常強的一種方法。
顧名思義,主題學習就是針對某一個知識,某一個領域,進行快速大量的閱讀以及學習。
主題學習并不是為了解決學習深度問題,而是為了解決學習廣度問題。
針對某一個知識,快速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比如我想學習寫作。
那我就要重點關注寫作的內容,先知道寫作包含哪些方法,有哪些技巧,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先有一個整體的體系,然后再針對各個部分進行刻意練習。
用這5個方法,我們就已經完成了高效的輸入學習。
但是,有一句話叫做“以教為學,是最高效的學習方式”
下次講講,如何用輸出倒逼輸入來進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