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狀態和熱現象
一、溶液的形成
各種溶液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的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穩定性的混合物(注意:溶液不一定無色,CuSO4為藍色)
硫酸銅溶液
硫酸銅晶體
(3)溶液的組成:溶質和溶劑兩部分
2.溶質和溶劑的判斷
(1)固體、氣體溶于液體,液體為溶劑;
(2)液體溶于液體,有水,水為溶劑 , 無水,量多的為溶劑;
二、溶液的狀態 ------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
1.概念:
(1)在一定溫度一定量的溶劑中,能繼續溶解某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
(2)在一定溫度一定量的溶劑中,不能繼續溶解某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
2.判斷溶液是否飽和的方法:看有無不溶物或繼續加入該溶質,看能否繼續溶解
3.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之間的轉化:
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 降溫、蒸發溶劑、加溶質
飽和溶液轉化為不飽和溶液:升溫、加溶劑
注:Ca(OH)2和氣體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
4.濃、稀溶液與飽和、不飽和溶液之間的關系:
①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 如飽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②在一定溫度時,同一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飽和溶液濃
三、溶解時的熱現象:(初中化學常見物質)
(1)溶解吸熱:如NH4NO3溶解
(2)溶解放熱:如濃H2SO4溶解、NaOH溶解,生石灰與水反應放熱
(3)溶解沒有明顯熱現象:如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