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霓
職業風光建筑攝影師
微博攝影博主
視覺中國簽約攝影師
圖蟲簽約認證攝影師
____
我們生活在鋼筋水泥的都市,身邊是各式各樣的建筑,不經意你會發現它的美,點面線、方與圓的結合,剛柔并濟,是現代建筑的一種質感美。用發現美的眼睛去觀察,感受點線面的結合,了解線條與輪廓的建筑設計美學,建筑不只是冰冷的建筑,它還有服務于人的溫度。慢慢你會發現:當你用發現美的眼睛去觀察身邊事物,便會發現身邊處處都是美。
尼康Z 5 光圈F/6.3 快門1/125s ISO200 焦距14mm
鏡頭:尼克爾 Z 14-30mm f/4 S
說到建筑攝影,很多人可能覺得要使用移軸鏡頭拍攝出透視感。不過,我本次使用的是尼康Z 5微單相機以及尼克爾 Z 14-30mm f/4 S鏡頭和尼克爾 Z 70-200mm f/2.8 VR S鏡頭。我選擇使用廣角端拍攝,再配合后期校正畸變,也能獲得跟移軸鏡頭一樣的透視感。
尼康Z 5 光圈F/5 快門1/320s ISO200 焦距14mm
鏡頭:尼克爾 Z 14-30mm f/4 S
在拍攝建筑時,除了橫平豎直,有時候也可以使用夸張的拍攝角度。這張照片采用了低角度、超廣角,用鏡頭的14mm端進行仰拍,使建筑看起來更加宏偉震撼。后期則刻意保留了夸張的畸變透視。
尼康Z 5 光圈F/6.3 快門1/80s ISO100 焦距14mm
鏡頭:尼克爾 Z 14-30mm f/4 S
上圖是一個公園外面的網紅打卡地,我圍著它轉了一圈觀察角度,找好位置后進行拍攝,使用14mm端超廣角,剛好可以把整個建筑拍全,照片的效果看起來像個海螺。其實我們無論拍什么,都要明確照片的主題,而拍攝建筑,主要就是外形、空間及線條感。
尼康Z 5 光圈F/6.3 快門1/30s ISO100 焦距14mm
鏡頭:尼克爾 Z 14-30mm f/4 S
當在外面轉了一圈之后,我開始走進這個建筑里面。打開相機,看著屏幕,四處取景觀察,取景時看著屏幕并變換鏡頭焦段,發現好的角度就按下快門鍵。依舊采用14mm端超廣角拍攝,低角度仰拍,突出建筑內的空間和線條美感。
尼康Z 5 光圈F/5 快門1/200s ISO200 焦距30mm
鏡頭:尼克爾 Z 14-30mm f/4 S
這照片是在上一幅照片的基礎上,選擇變換鏡頭焦段,使用30mm端進行拍攝,而豎構圖則能把畫面拉近,使其線條感更強。
尼康Z 5 光圈F/5 快門1/80s ISO200 焦距30mm
鏡頭:尼克爾 Z 14-30mm f/4 S
一座建筑,初看第一眼可能就只是一棟建筑物而已。但當你仔細去觀察時,會發現它的每個點都可以是一種極簡風的抽象美,圍著這個建筑,繼續找取好的角度。
在建筑攝影中有幾個透視原理,一點透視、兩點透視、多點透視,一點透視和兩點透視是最常用的。什么是透視呢?就是只有一個消失點的就叫一點透視,兩個消失點的就是兩點透視。根據透視原理和線條空間結構,同一個建筑我們其實可以拍攝多個不同角度且富有美感的照片。在拍攝中所常用的景別為廣角、中焦、長焦,而常規的構圖方式則為橫構圖、豎構圖等等。
尼康Z 5 光圈F/5 快門1/250s ISO200 焦距30mm
鏡頭:尼克爾 Z 14-30mm f/4 S
橫構圖
這張照片我采用中焦30mm的焦段進行拍攝,可呈現出建筑線條的柔美弧度感。
尼康Z 5 光圈F/5 快門1/125s ISO200 焦距30mm
鏡頭:尼克爾 Z 14-30mm f/4 S
豎構圖
而當把照片中的橫構圖換成豎構圖時,初看第一眼是不是有點像銀杏葉?又或者像一把扇子?其實不論像啥,照片就已經有了意義,因為它給了人們想象的空間。
尼康Z 5 光圈F/6.3 快門1/15s ISO100 焦距14mm
鏡頭:尼克爾 Z 14-30mm f/4 S
中心構圖
尼康Z 5 光圈F/5 快門1/25s ISO100 焦距20mm
鏡頭:尼克爾 Z 14-30mm f/4 S
對稱構圖
此外,還可以仔細地觀察建筑的線條感,如上面這幅照片,我采用20mm端拍攝,將建筑物如同蝴蝶結的視角呈現在大家眼前。
尼康Z 5 光圈F/5 快門1/60s ISO800 焦距30mm
鏡頭:尼克爾 Z 14-30mm f/4 S
在通往海螺建筑的梯子上,發現了一個很科幻的場景。低角度仰拍。一個夢幻科技的空間就出現了。因為沒有帶腳架,現場光比又比較大。于是只能提高感光度ISO。而尼康Z 5有著出色的寬容度。哪怕提高了感光度,后期畫質依舊很優秀。
尼康Z 5 光圈F/7.1 快門1/640s ISO200 焦距20mm
鏡頭:尼克爾 Z 14-30mm f/4 S
除了單一的建筑,我們還可以拍攝城市建筑群,我們稱之為城市風光。很多時候我們出不了遠門,那么不妨拿起相機去拍攝你所在的城市。上面這幅照片是在陰天時所拍攝,長江、大橋、城市、烏云,是不是很魔幻?很多人喜歡朝霞晚霞,咋說呢,其實不同天氣有不同的感覺,晚霞很美,可是烏云也很魔幻,陰天則更具有味道。
尼康Z 5 光圈F/10 快門2s ISO100 焦距30mm
鏡頭:尼克爾 Z 14-30mm f/4 S
藍調下的重慶,找到一個水池邊,拍攝倒影。配合尼克爾 Z 14-30mm f/4 S鏡頭,不得不說,14mm-30mm真的是一個很方便的焦段,要廣角可達14mm,中焦的30mm端也是建筑場景常用的。拍攝城市風光的不一定就是大廣角,根據拍攝的主題去選擇適合的焦段才是正確的方式。
尼康Z 5 光圈F/7.1 快門2.5s ISO100 焦距70mm
鏡頭:尼克爾 Z 70-200mm f/2.8 VR S
同樣的拍攝點,同樣的機位,不同的主題。之前那張照片是大氣的渝中區夜景,而這幅照片則是單個的重慶地標——來福士建筑夜景。我使用尼克爾 Z 70-200mm f/2.8 VR S的70mm端進行豎構圖拍攝,并結合三分線構圖法,使得來福士像艘揚帆起航的大船一般。
尼康Z 5 光圈F/7.1 快門1.6s ISO100 焦距82mm
鏡頭:尼克爾 Z 70-200mm f/2.8 VR S
接著再變換焦段,尋找新的角度。長焦鏡頭的好處就是可以放大畫面,去發現觀察大廣角沒有的視覺角度。上圖中前景是江,中景是大劇院,遠景是群體建筑,一層又一層,很符合山城的特點。
尼康Z 5 光圈F/7.1 快門2.5s ISO100 焦距70mm
鏡頭:尼克爾 Z 70-200mm f/2.8 VR S
最后,我想說的是,想要真正能拍好建筑,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平時多練習,并在拍攝時多觀察,將取景、構圖、畫面、色彩等元素進行完美統籌。如果你對建筑攝影真的熱愛,不妨拿起相機去試著拍一拍吧!
作者 | 鄔霓
編輯 | 黃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