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這個詞近幾年在網絡上出現的頻率較高,主要原因還是它的疫苗太難“排隊”了,很多人甚至愿意預約一兩年去打HPV疫苗。
于是出現以下的恐慌現象:不少二十左右的小姑娘因排不上隊而擔心自己會患上宮頸癌,甚至傳出了宮頸癌會傳染類似的說法。
宮頸癌真的會傳染嗎?
事實上宮頸癌本身是不會傳染的,它只是一個細胞的變性,不存在傳染性。若和癌癥患者正常接觸,共用生活用品,均不會引起傳染。而其傳染、傳播主要體現在致病因素HPV病毒上,通過密切性接觸進行傳播,類似于艾滋病、乙肝,在異性或男性之間相互傳染。所以說宮頸癌會傳染也不無道理。
癌變過程:HPV感染→HPV持續感染→癌前病變→宮頸癌
初期的感染就像普通感冒一樣,八個月內90%可以自身清除,而只有5%的幾率持續感染,而這時候若沒有引起注意的話,就會慢慢癌變逐漸發展成宮頸癌。
HPV病毒
在我國解放初期七八十年代是宮頸癌的高發期,因為那時候的人多孕多產,生產條件差,多在生產時出現宮頸撕裂的現象。
如今隨著人們衛生意識的提高和生產的規范性,宮頸癌的發病率逐年減少。但數據顯示,宮頸癌仍是癌癥發病率較高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并且趨于年輕化,僅次于乳腺癌。19歲~44歲是女性宮頸癌的高發期,全球每分鐘就有一人確診為宮頸癌。
早期的宮頸癌通過治療后,痊愈率能達到90%,死亡率在5%-10%之間。
宮頸癌的發病原因有:
1. 病毒感染,其中HPV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誘發因素;
2. 早婚早育;
3. 分娩次數,多孕多產也可能導致宮頸癌的病發;
4. 衛生條件差,性生活不潔凈,容易感染病毒;
5.在不正規的醫院進行生產,具有宮頸撕裂的危險性。
所以預防宮頸癌除了打疫苗外,生活中也要注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病毒侵入,降低患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