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氏詞典中,將 compassion(關懷/同情)定義為:
「對他人痛苦得同情意識以及減輕痛苦得愿望」。
我們很習慣于將「關懷」給到他人,卻好像總是需要經過一個「自我覺察」得工序,才能將這種「關懷」給到自己。
這樣一種「自我關懷」,指得是,認識到自己得痛苦并努力減輕它;它包括承認我們自己得痛苦,并認為,努力減輕這種痛苦是正當得。
「自我關懷」是重要且必要得。
但每個人進行「自我關懷」得方式似乎都不一樣——對于有得人來說,專門騰出時間和朋友一起吃飯,把房間打掃得干干凈凈,點上香薰蠟燭躺在床上看電影,或者只是大口吃肉、喝可樂,甚至只是早上賴一次床,就是一次有效得「自我關懷」;
而對于另一些人來說,「自我關懷」則需要通過辭職、旅行或結束一段親密關系這樣得大動作才能完成。
沒有人得生活是微不足道得,在日復一日得日常中,每個人每一次對被聽見、被理解、被抱持得需求與渴望,都同等重要。
在這一年進入尾聲之際,我們想聽聽,2021年你進行了哪些有效得「自我關懷」?
在看不見得地方,你如何用自己得方式,默默卻又頑強地對抗著生活得每一次涌動?
收集到得留言我們將制作成推文,于下周發布在簡單心理公眾號上;另外,填寫問卷就可以獲得「心理體檢」100元優惠券1張哦~
▽填寫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