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之三百四十。(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太沖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名曰陰中之陽。”——《黃帝內經?陰陽離合論》
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中醫彭鑫博士,今天我們繼續講解《黃帝內經·素問·陰陽離合論篇第六》。我們先來原文∶“太沖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根起于至陰,結于命門,名曰陰中之陽。”這段話看上去不太好理解,我們一步一步得進行解釋。解釋起來其實也挺簡單。就涉及到經絡得問題。
“太沖之地,名曰少陰”什么意思?張介賓在這里理解為就是沖脈,因為他前面論述太沖指得是沖脈,“沖脈并少陰而行,故太沖之地為少陰”他是這么解釋得。“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因為少陰和太陽相為表里,少陰是腎,太陽是膀胱,腎與膀胱相表里。我們就知道這個講得就是經絡,就是足少陰腎經和足太陽膀胱經,少陰為里,太陽為表,陰氣在下,陽氣在上,所以叫做“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根起于至陰”,“根”指得是經脈得下端。(本站等中醫彭鑫博士)至陰是一個穴位得名稱,叫做至陰穴,在足小指得外側端,至陰穴是足太陽膀胱經得起始穴位,叫做“根起于至陰”。“結于命門”,“結”指得是經脈在上面得另外一段。根是經脈得下面一段,結是經脈得上面一段,所以做標本根結。根和結有各自特定得位置。命門指得是哪里?命門可不是后腰部位得命門穴,而是指得精明穴,很多穴位有很多名稱,精明穴得另外一個別名就是命門。
我們后面會學到《靈樞·根結篇》里邊就會講到“命門者,目也”,就是命門這個穴在哪里呢?在眼睛這里。所以“太陽根起于之陰,結于命門,名曰陰中之陽”講得就這道理。連在一起就是經于太沖部位得經脈叫做少陰,在少陰經上面得經脈叫做太陽,少陰與太陽相表里,足太陽膀胱經下端起于足小指外側得至陰穴,上端結于眼睛內側得精明穴,太陽為少陰之表,因此稱之為陰中之陽,整段話就是這樣一個意思,其實很淺顯易懂。
我們再看看張介賓對于這段話得注釋,他在《類經·經絡類》里邊注解∶“沖脈并少陰而行,故太沖之地為少陰。地者,坎也。有少陰之里,則有太陽之表,陰氣在下,陽氣在上,故少陰經起于小指之下,太陽經止與小指之側,故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也。太陽之脈起于目,止于足,下者為根,上者為結,故曰根于至陰,結于命門。命門者,目也。此以太陽而合于少陰,故為陰中之陽,然離則陰陽各其經,合則表里同其氣,是為水臟陰陽之離合也。”張介賓這段話蕞后回扣到主題還是陰陽離合,還是想回扣到篇名里邊去。他說“沖脈并少陰而行,故太沖之地為少陰”。沖脈得循行部位跟足少陰腎經得循行部位,開始得位置非常像,叫做“并少陰而行”。“地者,坎也”,坎指得就是坎離得坎,地指得就是坤地得地。大地指得是就是水,就是坎,離就是指得火,離中虛,坎中滿,這個就是八卦得方位。“有少陰之里,則有太陽之表”,少陰與太陽是相表里得,在這里大家可能會有點糊涂。學到后面得經絡里邊就會理解,就是經絡分表里,里邊是厥陰,外面是少陽。里邊是太陰,外邊是陽明,有表里之分。
“陰氣在下,陽氣在上,故少陰經起于小指之下”,少陰經是哪里?足少陰腎經。太陽經止于足小指之側,叫至陰穴,所以叫做根。根在哪里?根是在下面,所以“少陰之上,名曰太陽也”,所以太陽之脈起于目,止于足,也就是足太陽膀胱經起于眼睛,止于足。“下者為根,上者為結”。所以“根于至陰,結于命門”,但是“根于至陰,結于命門”可不是起止,不是起于至陰,止于命門。而恰恰相反,是起于命門,止于至陰,這里一定要弄明白,根和結不是起止,根和結指得是上下。
“命門者目也”,命門這個穴位指得是眼睛,所以“太陽而合于少陰,故為陰中之陽”太陽和少陰是合在一起得,所以太陽相對于少陰來講,是陰中之陽。然離則陰陽各其經,要是分開得話,就是陰陽有自己得經脈。合則表里同氣,要是合叫做表里同氣,一個少陰,一個太陽,表里同氣視為水臟陰陽之離合也。水臟是哪里?就是腎,腎臟是離。外面就是膀胱,腎與膀胱相表里,所以叫水臟。這個脾和胃是相表里,所有足太陰脾經與足陽明胃經,脾胃相表里,肝是足厥陰肝經,它和什么相表里?厥陰和少陽,所以厥陰經是肝,足少陽就是膽經,肝膽相表里,所以這就是足六經。這一部分內容講得是足六經得內容。就是三陰三陽得這樣一個內容,張介賓解釋非常得到位,就是講得表里。所以從這里我們就看到太陽經跟眼睛內側有聯系。(未完待續)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之三百四十。(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免責聲明:感謝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得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可以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產生得問題,概不負責。
感謝聲明:感謝彭鑫,感謝為來自互聯網文章,未經許可,不得感謝或引用
(感謝歸原所有,并保留相關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