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心語:我是一名北方老人,十一年前有機會從唐山到上海短住近兩個月。每天走街串巷游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親眼目睹上海的人文景色,用相機記錄所見所聞。不知道現在這些地方是否有變化?
唐山到上海的空中旅行,經過一小時四十五分鐘就要結束了。飛機已向上海的浦東機場降落下來,上海之旅就要開始了。
上海外灘,外灘是上海的標志,來上海的人喜歡到這里走一走,看一看,我也不例外。但我對她又多了些感情的牽掛。記得最早一次來這里還是1979年。從那時起外灘就深深刻在我的記憶里。
上海世博會,有機會來上海,參觀我國國家館是我的一大愿望。1月26日上午,我來到我國國家館,別提多高興了。那天游客不多,少了排隊的煩惱。花20元錢買了票,進館參觀。至今記憶猶新。我國國家館的外觀造型和氣勢給人一種震撼,那種大氣和特點讓人看一眼就不會忘記。
外灘上的游船,迎著朝陽游覽外灘心情格外舒暢,黃浦江上停靠著好多游船,就像游船的展銷會,讓我這個北方人看得眼花繚亂大開眼界。
外灘上渡口,記得那天一早,我步行一個多小時來到外灘。沿著寬闊的大道向碼頭走去,感受著路兩邊的景色,快到楊家渡碼頭時,心想何不坐回船,買了張到對岸的船票。沒想到一張票才5角錢,感覺沒有幾分鐘的功夫,船就靠岸了。
外灘夜景,上海外灘夜景是出了名的美,在上海特意賞一次外灘夜景。走在通往外灘的路上,人行道已有不少去賞夜景和賞完夜景人流擁擠的情景。
影視樂園里巧遇拍電影,長這么大,電影看了不少,但拍電影的場面還沒見過。花50元買了張門票,在上海影視樂園開了眼界,聽說正在拍“風華正茂”的電影。
豫園老街,逛豫園老街和城隍廟,熱鬧的場面又呈現在眼前,逛街的人一個挨著一個,人們相擁著享受著新年的紅火。
上海豫園,40多年前來過這里,感覺像夢一般,當年的小伙如今已成老頭。人是變了,豫園里的一切依然如故。沿著小路走著,想找回40多年前的感覺。在當年拍照的位置,又拍攝的一張照片作為紀念。
世紀大道,蒙蒙細雨,淅瀝瀝下個不停,我沿著世紀大道一路走去,世紀大道,全長約5.5公里。從東方明珠至世紀公園,寬100米。世紀大道是上海的景觀大道。這里世紀大道廣場上的日晷造型。
上海科技館,上海科技館是上海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休閑旅游基地 。進入大廳后,給我一種震撼的感覺。在寬敞的大廳里,人顯得渺小起來。從樓上到樓下、進行參觀。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大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之一,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大學。此時是學校放寒假期間,校園內學生很少。我一個人在這里轉悠,品味交大厚重的歷史文化。
復旦大學,倒幾次公交車來到復旦大學。進入大門后,對面是毛主席塑像,周圍是翠綠的廣場。校內柏油馬路一塵不染。兩邊是梧桐樹,雖然沒有夏日枝繁葉茂的綠色,并沒有影響嫵媚的英姿。校園里偶爾有幾個人經過,我沿著校園里的小路,品味著百年校園的魅力。
.田子坊,一個里弄街道吸引著南來北往的游客流連忘返,她位于上海市的盧灣區打浦橋街道轄區內,一個叫田子坊的地方。她是1998年在6家舊工廠的基礎上,通過舊廠房改造成功創辦了田子坊創業產業園聚集區。在這里我看到各種不同的文化,不同時期歷史的影像, 這里像一個世外桃源,我盡情地享受她的魅力和特色。
七寶鎮位于上海閔行區中部,有著千年的歷史。這里曾經是一個五教共融的集鎮。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教共存的情況,在全國縣級城鎮極少見。站在古鎮小橋上,眺望橋下湖水,湖面像面鏡子,把兩岸的影像映在水中。
中山公園,雖然是冬季,春天始終沒有離開,老人們翩翩起舞,享受著自由的快樂。我沿著公園小路游覽,看著悠閑的人們在做著自己喜歡的運動。自己內心也涌動著一種快樂。
人民公園,走在路上,路邊有個叫人民公園的地方,公園名字還是陳毅題的字,看起來公園有相當長歷史,那還是陳毅當第一任上海市長時的事。不大的公園,不多的游人,讓人多幾分輕松。兩個外國友人在拍照,我趁機把他們拍下來。正好我也在這歇歇腳。
靜安寺,在上海南京西路繁華鬧市里,藏著一座金碧輝煌的千年古剎,她就是上海著名的佛教寺院靜安寺。靜安寺原叫“滬瀆重云寺”,創建于三國時代東吳赤鳥十年(247年)至今有1700年歷史。唐代時改名為“永泰禪寺”到宋真宗大中禪符元年(1008年)才開始稱為靜安寺。寺院讓高樓包圍顯得很小。里面給人感覺卻豁然寬敞,濃濃香火繚繞在寺院上空,一波波人流顯得有些擁擠。
宋慶齡故居,在上海淮海中路,有個不顯眼的院落。如果經過這里不留意,就會擦肩而過,這就是淮海中路1843號宋慶齡故居。一邊是車水馬龍的街道,一邊是幽靜的院落,百年的香樟樹散發著清香。宋慶齡塑像矗立在院落中央,面帶微笑,既安詳又親切,讓人心生敬仰之心。
上海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是上海市十大標志性文化設施之一。我邁著輕輕的腳步,找個空閑椅子坐下來,感受濃厚的學習氛圍,也當一回“上海”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