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專線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經過中轉,直達運輸,能在一定程度上節約成本。因其在抵達區域的網點多、貨物在途時間短,價格比一般物流要低不少。尤其是長途貨運領域,做實際運輸的基本都是專線。
然而,近年來隨著新型運輸方式的跨入,以及供需不足的現狀都在困擾著專線物流的發展,隨著運營成本越來越高、競爭越來越劇烈,傳統專線物流的發展軌道受到巨大的影響。
那么,在互聯網市場的大環境下,傳統的專線物流如何破局?我們來聽一聽好運聯聯集團總裁、好運海都董事長郭斌先生的見解。
一、如何看待當前傳統專線物流面臨的困局?
郭斌:當下經濟進入寒冬期,貨主群體及業務結構的變化,新型運輸組織模式的跨入都在困擾著物流專線的發展。
專線物流公司的優勢在于機動、靈活、簡單、低成本運營,靠個人情感來維護客戶關系。但隨著經濟的變化及客戶需求的改變,行業中三分之二的專線物流公司都在面臨轉型需求,物流市場形勢的快速發展與重心的轉變,迫使專線企業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
可以預見,傳統的專線經營模式已經嚴重阻礙其發展,擁抱互聯網、使業務信息化才是出路,專線物流企業必將迎來一場整合轉型的發展模式。
二、專線物流當前主要面臨哪些難點?
郭斌:首先,成本控制是一大難點,成本包括人力成本、物力成本、時間成本等。成本控制一直以來都是專線物流企業生存的關鍵。近年來隨著人工、設備、場地的急速上漲,很多環節的成本都超出企業可調控的范圍,對于整個物流行業的發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信息閉塞,效率低下也是專線物流面臨的難點之一。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傳統的物流信息逐漸往線上化演繹,人們對服務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而傳統專線物流偏線下的特性,讓其發展日趨緩慢,原本專線物流“快”的趨勢正在逐漸消散。信息閉塞導致貨主和司機之間溝通、合作不順暢,容易滋生各類矛盾,徒增內耗。
三、專線物流最主流的發展模式是什么?
郭斌:這幾年來,各大物流企業紛紛尋求轉型升級,探索新的出路。傳統專線物流的變革發展是大勢所趨,當前專線物流最常見的發展模式就是平臺化整合模式。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平臺化整合模式成為一種新興的模式。通過基于大數據和創新產品的智能在線交易平臺,將傳統模式下專線物流運輸車輛調配與專線整合,中轉、分撥、再中轉,這一過程實現物流信息化平臺的整體應用,同時將更多符合要求的貨運車輛進行適配與整合,提升專線物流車輛的利用率,提升專線運輸的時效性。
好運海都就是通過打造專線物流平臺,實現貨主、司機等物流各端口的資源共享、增效降本。通過結合移動互聯網的便捷切入傳統物流,促動整體服務質量的提升,結合短途分撥、干線運輸、物流中轉、倉儲等核心基礎,逐步拓展綜合服務業務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專線公司的平臺化整合模式,成功地將信息化的充分利用,有利于減少線路空載,促進業務流程的信息化管理,這對于改善專線物流在市場競爭中的生存現狀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