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壓縮效果器,唯一的作用就是讓人聲變得扎實有力。但WesAudio就認為,這些只是基本功。針對聲音動態(tài)應該能做到更多,最近推出的RHEA 壓縮器,或許真的全能。從面板來看,頂部的GR電表非常熟悉,能看到音頻信號的衰減量,下方的三個旋鈕,控制閾值和輸出輸入,常說的邊聽邊調, 指的就是他們。
再來就是啟動時間和釋放時間的調節(jié),還有干濕聲比例,這一點就展現了它的適用性。 由于壓縮器掌握的是聲音的動態(tài),所以無論是樂器還是人聲,都需要它而樂器的技巧和歌曲的唱法,音符時值都不是統一的,所以激活壓縮器的啟動和釋放時間,能夠針對聲音而變,用途就很廣。
而RHEA 壓縮器最大的亮點是在于內部搭載了電子管,主板的電路信號,都是通過它來增益衰減,在信號傳輸的時候,還能利用變壓器來實現突出低頻,搭配總諧波失真電路,能夠直接獲得模擬信號做出的飽和度,變相增加了聲音的動態(tài)范圍,即便有了這樣強大的性能它的優(yōu)點還沒說完,側鏈濾波功能,不僅能夠處理底鼓和貝斯之間的關系,還能選擇對60,90和150hz 進行壓縮, 硬件上做的處理,也能在DAW里面用VST插件操作,軟硬件聯動起來。
實話實說這壓縮器的功能真的全面,但制作人會自己的工作流,未必用一個集成硬件,就能完全替代整個動態(tài)處理,但個人使用確實不錯,聲音的適應性很強,不過往后的音頻設備,是不是都應該考慮,集成化的設計呢,雖然它真的給了很多,但這些功能真的能物盡其用嗎?對于這個觀點,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