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
這是當時荊軻為燕太子丹去刺殺秦王時,在易水邊,荊軻伴著高漸離的擊筑而唱出的千古悲歌。當趙襄子在晉陽大敗智伯瑤,并誅殺了智氏一族后,一位智伯家臣站了出來,誓要殺掉趙襄子、為主公報仇,并留下另一句壯歌絕句:“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他,就是豫讓。
當初,豫讓是范氏和中行氏的家臣,但并沒有得到重用。于是,他投效智伯,得到了智伯的寵信和尊重。之后,智伯兵敗晉陽,被趙襄子殺掉并滅了智氏一族;前面提到趙襄子和智伯的恩怨已久(請參考《從德與才的角度看三家分晉(中篇)》),即使在智伯死后,趙襄子還是把智伯的頭骨涂上了漆作為飲具。不得不說,趙襄子的口味挺重的。此時,逃到山里的豫讓得知自家主公死后受到這等侮辱,便發(fā)誓要為智伯報仇,說出這句千古絕唱:“嗟乎!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豫讓隱姓埋名,喬裝打扮成一個受過刑的人,混入趙襄子的宮室中負責洗刷廁所,想要等趙襄子上廁所的時候刺殺他。可趙襄子神奇的第六感出現(xiàn)了。他上廁所的時候突然感到心中不安,下令搜索,結(jié)果抓獲了攜帶匕首想要行刺的豫讓。左右隨從要處死豫讓,趙襄子說:“智瑤已經(jīng)沒有后人了,他的臣子中還有人肯替他報仇,這人一定是位有氣節(jié)的義士,我以后小心躲開他就行了。”于是就把豫讓放走了。
豫讓并未放棄,他用漆涂滿全身生出癩瘡,又吞下火炭,弄啞嗓音,化裝成乞丐在街上行乞,連他的妻子都認不出來他。他的一個朋友在街上認出了他,替他垂淚惋惜道:“憑借你的才干,如果投靠趙襄子,一定會成為他的親信。到時候再行刺他不是易如反掌嗎?為什么要自殘形體呢?這樣的方式報仇,不是依然非常困難嗎?”豫讓回答說:“假如我投奔了趙氏而后又刺殺他,這就懷有二心。我現(xiàn)在的做法雖然非常困難,但我一定要這樣做的目的是,以愧天下后世為人臣而懷二心者也。”
這次,豫讓潛伏在趙襄子巡視經(jīng)過的橋下準備行刺。但豫讓的運氣實在太背;或者說,趙襄子命不該絕。到了橋前,趙襄子的馬突然受驚;有了前車之鑒,趙襄子覺得豫讓肯定在附近。果然,衛(wèi)士在橋下抓到了豫讓。
趙襄子問豫讓,說:“你之前侍奉過的范氏和中行氏都被智瑤滅了,你沒有替他們報仇反而做了智瑤的家臣。現(xiàn)在智瑤死了,你卻執(zhí)著地想要刺殺我替他報仇。這是為什么呢?”豫讓回答說:“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眾人遇臣,臣故眾人報之;智伯以國士遇臣,臣故國士報之。”哦,原來不只是因為趙襄子的重口味,更重要的是智瑤把豫讓當國士一樣對待,豫讓心存感激,也以國士的氣節(jié)報答智瑤。趙襄子聽后大為感動,但他已經(jīng)饒恕過豫讓一次,這次便不再放過他。豫讓明白這次逃不掉了,但他明白,忠臣之士是不會因愛惜生命而放棄志節(jié),只是國仇未報,心中遺憾悔恨。于是,他請求趙襄子準許他在襄子的君袍上刺幾下,以表達報仇的心意。趙襄子深感豫讓的忠烈氣節(jié),便派人把衣服給他。豫讓接過袍子拔劍三躍,呼天擊之,而后伏劍自刎。忠義之士聽聞,落淚惋惜;豫讓的那句“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也絕唱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