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新手--趙梓永
到底什么是內家,什么是外家,什么是內家勁,什么是外家力,內氣、精氣神,自古以來莫衷一是,爭論得一塌糊涂,至今沒有一個比較清晰明朗的合理的論述,為拳界所理解和接受。
一種觀點認為,內家外家都是一家,認為實質上沒有內家外家之分,只是技術上不同特點而已。有人認為,外家尚剛,內家尚柔。有人認為,一般的力,只要練精細了,就是內家勁。更有人認為,有內氣(內功),就是內家,練啥都無所謂,等等。
特別是一些少林等外家的拳法,說到他們高級功夫時,也一樣是都要練內功/內氣的,難道就不是內家功夫嗎?外家高手,一樣內力驚人,功夫本來沒有內家外家之分,練到蕞后都一樣!
其實,各種各樣的觀點和看法,五花八門,各有各的一套理論和道理,有各不相同,互不相讓,真真是一個字“亂”。
究其原因,能夠正確理解的明白人太少,糊里糊涂的“大師”“教授”“博士”太多。
一句話,拳分內家外家,毋庸置疑。其分野在于,其招式/技術的驅動,是內家勁還是外家力,不在于外在的招式/技術。
內家勁驅動的,無論任何招式/技術,哪怕是少林、八極的,都是內家的功夫;外家力驅動的,也無論是哪家的招式/技術,哪怕是內家三拳的太極、形意、八卦的,依然都是外家功夫。
原因何在?
人體的發(fā)力機制,有兩種,一種是日常生活的發(fā)力方式,這種方式的發(fā)力,筆者名之為“常力”,就是不用專門訓練,生下來長大就自然會使用的力,就是常人日常生活中的用力。這種力,就是外家力,也被太極拳稱之為“拙力”。
另一種是要經過專門訓練才會的,完全不同于日常生活用力的,特殊的用力方式,這種方式的發(fā)力,筆者稱之為“勁力”,或者“內勁”,就是內家勁,太極拳稱之為太極勁。
內家勁與外家力,有本質的區(qū)別,彼此排斥,不互不兼容,互不隸屬,完全沒法融合。但是,內家勁和外家力,都有兩個關鍵的特征。
外家力的一個特征是“斷”,就是不連續(xù),像單個脈沖沖擊一樣,無論在時間上還是在空間上,都是斷的,都不連續(xù),是一動一動的。另一個特征是預動/預備,就是出手前的剎那,要有一個預動/預備環(huán)節(jié),接著才是出手。
與外家力相反,內家勁的一個特征是“連續(xù)”,就是不斷,就是不間斷。沒有明顯的勁道大小起伏,無論是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基本均衡如一,不間斷,沒有一動一動的現(xiàn)象。另一個特征是無預動/預備,就是出手前剎那,沒有預動/預備的環(huán)節(jié),而是直接出手。
因此,可以清晰地看出來,外家力要預動/預備,且間斷不連續(xù)。而內家勁不要預動/預備,且連續(xù)不間斷。二者涇渭分明,完全互斥,是是與非的關系,完全不能同時共存,完全不是一回事。可見,用外家力,就不可能同時用內家勁,反之亦然。
外家力比較容易說得明白,比較容易理解,因為,一般人都會用,都知道,都有經驗,因為那就是自己日常生活的用力,不用解釋都會明白。
內家勁就不同了,現(xiàn)實中練出來內家勁的人極少,普通人根本沒有任何經驗和體會,完全陌生,不知所謂。如果練不到,身上沒有內家勁,很難理解得了。因此,內家勁無法精確定義,無法用語言和文字說明白,只有自己把內家勁練到身上,才能夠真正明白和理解。
有一個觀點,非常有迷惑性,很多武學大家,想破腦袋也是未必清楚明了。就是,眾所周知的,外家拳也練內氣,也有所謂的“內家”功法、練法,難道練到那個程度,也還不是內家么?
問題的關鍵,不在于什么內氣和所謂的“內家”功法、練法,而是發(fā)力機制,發(fā)力機制是內家勁的,就是內家,發(fā)力機制是外家力的,就是外家,與所謂的內氣無必然關系。
那么,內氣又是什么東西?如果內氣不是內家的,那應該是哪家的?難道是大家的?
嗯,沒錯!是大家的!
實際上,內氣人人具備,是人體生理活動的必要元素,是屬于生理層面的東西。如果沒有了內氣,人的生命也就沒有了。一般人的內氣,比較普通,不太強大,主要用于維護生理功能,是生理功能的總和。經過訓練后的人的內氣,比較強大,生理功能比較強勁。
因此,所謂的內氣,是內家和外家共用的生理層面的依托,既可以用來驅動外家力,也可以用來驅動內家勁,是一個低層面的存在。
內氣,也就是人體“精氣神”的氣,是人體的生理功能,是人體的生理功能總和。有興趣的,可以搜索筆者“山那邊的天”的文章“養(yǎng)生?中醫(yī):什么是“精、氣、神”?”
實際上,精,是人體的肉體物質和營養(yǎng),本質是物質;氣,是人體的生理功能,本質是功能;神,是建立在生理功能之上的神識,本質是神意。這就是人,是靈與肉的合體,是二者通過生理功能維系在一起的合體。
因此,內家勁、外家力、精氣(內氣)神的關系,以及與武術技擊的關系,就如下圖所示。
所以,外家的路子,只要發(fā)力方式不發(fā)生質的變化,無論如何練內氣,都不可能是內家勁,都不可能是內家拳。因為,內氣是生理層面的,可以用來支撐外家力,也可以用來支撐內家勁,其本身不具有拳術的內家或者外家的屬性,不能用來區(qū)分拳術的內家和外家。
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