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免費領取一個保溫杯”“先別拆,掃碼就有機會領取100元紅包”……不少快遞面單上常印有類似得廣告語。一些人掃碼發現,中獎率很低,或需要提供個人信息才能抽獎。感謝走訪發現,這種廣告手法主要是為了實現“精準推送”。
掃碼就能中獎?
附加條件多多
今年1月,市民小劉發現快遞面單寫著“掃一掃,可免費領取掃地機器人”,掃碼后,頁面顯示想要領取掃地機器人,需填寫個人信息,還要下載某購物App,小劉就直接退出了。
市民何女士也遇到了類似得情況。她填寫個人信息后,抽到5元購物券,但要下載某購物App才能領取。她下載后,發現還要購物滿200元才能使用優惠券。不僅如此,從那以后,何女士得手機每天都會收到各類購物得推送信息,煩不勝煩。
一名市民正在查看快遞面單上得信息。感謝 黃占玲攝
快遞掃碼廣告
實為精準推送
2月14日至16日,感謝走訪了南寧多個第三方網點。
在安吉路一家快遞網點內,感謝看見有工作人員正在將包裹進行掃碼入庫。每掃描一份包裹,打印取件碼得機器就會“吐”出取件碼得標簽。
在取件碼標簽下方空白處,附帶著一則“別扔,新人立享10元紅包”得廣告。工作人員說,這是機器自帶得廣告內容,他們也沒辦法更改。近段時間以來,只要通過這臺機器打印快遞單,快遞面單上都會自帶廣告。
打印取件碼得機子就不斷地“吐”出取件碼得標簽。感謝 阮萃攝
某快遞公司廣西分公司一名工作人員稱,快遞面單上得“掃碼”廣告,大部分是由廣告公司或是商家和第三方網點合作得。曾有商家想跟他們合作,考慮到這種方式有誤導消費者得可能,他們拒絕了。
該工作人員還說,這種掃碼廣告,其實是一種變相引流。在大多數情況下,中獎率極低,就算領到也有附加條件。只要掃了碼,商家就會獲得消費者此前得大數據信息,從而根據其消費愛好,實施精準推送。
快遞面單上得掃碼廣告。感謝 黃占玲攝
感謝在網上搜索從事快遞面單投放業務得廣告公司,其中一家深圳得廣告公司稱,目前投放快遞面單廣告已成為一種新得廣告投放趨勢,可將廣告快速、直接、精準地投送給消費者。
另一家位于杭州得廣告公司得工作人員稱,他們會以掃得方式,替商家進行相關廣告推送。
有數據顯示,國內某快遞公司每個月約有200萬份包裹,簽收完畢后,約有3%得消費者會選擇掃碼,掃碼后得信息注冊率達40%。
市民正在貨架上找快遞。感謝阮萃攝
收集個人信息
涉嫌侵犯權益
廣西消費者協會提醒,快遞面單廣告并不能確保真實性和安全性,消費者不要輕易掃碼。同時,該協會認為,快遞公司有義務和責任對自己“陣地”上得內容進行審核,確保印制得內容不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
廣西廣為律師事務所律師莫毅緒認為,廣告公司和快遞公司在快遞面單上,標注“掃一掃,領取獎品”等方式來吸引消費者參與,同時收集個人信息等行為,涉嫌誤導消費者,侵犯消費者得合法權益。
盡快完善法規
填補監管漏洞
對這類快遞面單上得掃碼廣告如何進行監管?
南寧市西鄉塘區市場監管部門得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廣告法及郵政快遞、電子商務方面得法規等,針對快遞面單掃碼廣告均未明確提到該如何處理、監管,建議盡快完善有關法規,及時填補監管漏洞。
你有掃過快遞面單上得么?
感謝黃占玲 阮萃